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业资格认证摆脱行政主导对社会有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社部负责人近日透露,本月国务院已经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到明年将基本完成清理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

  媒体在报道这条消息时评论说“职业资格考试太多、证书太滥的乱象有望改变。”是一种什么样的乱象呢?在就职业资格问题询问国务院14个部门的负责人时,一位全国人大常委做了一个概括:目前的职业资格许可领域,一个行业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过多的同时,有关方面也借机敛财,通过办班、教材、考试来收取高额的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现在在青年中有一股“考证热”,青年人不仅要取得高学历,还要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

  “手上拿着一大把证,可就是找不到工作”,全国人大常委的概括可谓相当辛辣,其指向的是一个无情的事实:职业资格代表着一种行业的准入门槛,原本是为市场服务的,但多数时候职业资格与市场却完全脱节。这岂非表示职业资格的功能已经被严重扭曲?

  试分析一下本月取消的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可以发现这“11道门槛”或缺乏法律依据,或毫无准入必要,或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缺乏说服力,但却毫不例外地会培育出一批吸附其上的食利群体。这样一种乱象,肯定会损害就业者的利益,同时也将摧残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作为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和价值毋庸讳言,其实践中的扭曲根源于何处?自1994年7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写入《劳动法》,因为职业资格标准的颁布和认证向来由政府部门所主导,因此中国的职业资格制度本质而言就是一种行政许可。而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为了避免政府集裁判员和教练员于一身的尴尬,一般由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职业资格的认证。既然是行政许可,因为“全能政府”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果不幸还掺杂有牟利的冲动,职业资格认证领域的乱象几乎是一种必然。

  显然,要对这种乱象进行遏制,必须简政放权,也就是今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对就业者资质和能力的最佳裁判是市场和雇主,并不是政府某个部门。除了那些已经写入法律、确有必要的认证事项之外,政府从职业资格认证领域大踏步退出不仅不会让市场趋于无序,相反还有益于市场的发育。

  从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以来,中央政府减政放权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现在对职业资格许可事项进行清理无疑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坚定意志,另一方面,是市场主体对不当行政干预的质疑,两种压力之下,此次清理的结果可以期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清理必须彻底,严防被清理的事项改头换面。

  人们从历年行政许可事项“割了又长”的教训中很容易看到,一些政府部门迷恋审批和行政许可,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情愿放弃这种权力,这是已经被验证过的事实。因为迷恋审批和行政许可实缘于利益攸关,所以要根除对审批和行政许可的迷恋症还是应该致力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给权力越界提供任何后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6-28 08:25 , Processed in 0.138268 second(s), 19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