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评论是一种冒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07:0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位国外的文学史家说过这么一句话:“评论是一种冒险。”初读的时候我还年轻,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评论就是评论嘛,谈何冒险?后来我慢慢琢磨,才明白这确实是出自一个评论老手的经验之谈。文学评论讲求的是对研读对象判断的准确性。而评论的对象——作家(不管有多少作品、文学现象,归根结蒂都出自作家)——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而且,越是大作家,他的精神世界越复杂、越特殊。通过一篇篇作品之门进入一个作家的精神世界,就好比是一位城里来的驴友夜晚走进了一座陌生的古老县城。在昏暗的路灯下(这里说的路灯,是指作家在“创作谈”之类的文字中闪烁其词地、有时候甚至是故作高深地谈及的一些个人想法),有的景物你可能一下就看清楚了,有些你得多看几遍才能看清楚;有些景物影影绰绰,你没太看清楚就做出判断,把一座古寺当成了民居,或者把一处旧茅坑当成了华清池之类的遗迹;有些景物隐藏在民居群落背后,你可能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而它可能是一处重要的景物。另外,你还得弄清楚县城全景,不要以为看清了一处景物就整个都清楚了,而弄清楚县城的整体布局、街巷马路的结构、老县城的整体气息,是比较难的,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阅览者的眼睛也是千差万别的。因为学识、喜好、经验等方面的差别,你做出的判断很可能是个人色彩比较浓烈的主观判断,而不是测量仪器给出的客观结论,尽管你可能想着尽量冷静一些、客观一些。
  作家精神世界的复杂,和评论者眼光的差别与局限,都可能造成评论者的一些误解、误判。因此人家才说,评论是一种冒险。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有位叫蔡翔的文学评论家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的,记者问:请问新时期文学评论的经验是什么?答:自以为是。记者又问:那么新时期文学评论的教训又是什么?答:自以为是。我以为蔡翔回答得很机智也很准确。
  既然我们明白了评论是一种精神冒险,那我们在做判断时,就要小心翼翼、慎而又慎,要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但不要那么自以为是;不要以为自己嘴里衔着评论哨子就一定见识不凡、判断精准;尤其不要手里拿着一只时髦理论的鞋子满世界寻找脚,把自己觉得亲切的脚丫强行拉过来往鞋子里套。在这方面我们好赶时尚的评论界曾经出过好多明显的差错,譬如把王安忆写农村生活的小说归结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就很滑稽,把叶兆言明显很传统的小说归入“先锋文学”就有些眉毛胡子一把抓,把阿城的小说与道家文化强拉硬扯到一起也有些牵强,最为人诟病的是“后现代”理论家抓壮丁式的作品解读,等等。这样的“研究”显然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迹近信口开河了。
  文学评论不是人人皆可做的读后感或者简单的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赤手空拳的人做不了评论者,评论者当然需要一些专业理论装备、多学科知识和尽可能广博的文学作品阅读经验,但这些东西还不能直接拿来就套用,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夹生的理论家或者掉书袋者。评论者需要长期修炼,把专业理论转化成专业素养,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转化成思想,把丰富的阅读经验转化成敏锐的艺术直觉。面对千人千面的作家,评论者所能做的,是睁大眼睛努力看清楚这一座座老县城的所有景物,有些景物还要拿着放大镜反复看,看清楚再做判断。评论者在述说自己的观感与判断时,首先要诚实,而不是出于某种考虑而心口不一。如此,你才能向作者和读者反馈一些真实的信息,而不是熏晕或者灌醉了作者,蒙骗了读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5-11 19:14 , Processed in 0.126464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