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幅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23:49: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要阐明的问题很难阐明,所以,建议写过小说或小说的资深读者来读这篇文章,否则,有读者很可能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知道我要说什么,甚至产生误解。难以阐明我想说的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不具备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知识面和表述能力都尚在发育阶段;二是“小说幅度”问题有点像质量守恒定律,普通人理解起来煞费脑筋。当然,我会尽量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阐述,这样做带来的结果也有两个:一是好的方面,你懂了;二是坏的方面,太啰嗦。
  为使“小说幅度”问题便于理解,请您委屈一下,按照我规定的游戏规则做一个简单的游戏,步骤是这样的:      
  一,请找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好吧,您的眼睛先离开电脑片刻,去找这些东西吧,如果这间屋里没有,那就去一趟附近的文具店,谢谢合作。找好了吗?那我们进行下一步;
  二、请在这张纸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要横着画,中间要留下大约一寸的间隔,注意,这两条线不要把整张纸都占满,因为在接下来的步骤里,我们还要画三组平行线;
  三、在第一组平行线的下方,再画一组平行线,第二组平行线两条直线的间隔要小于第一组,也就是小于一寸;
  四、在第二组平行线下再画第三组平行线,这组两条直线间隔更小;
  五、在第三组平行线下,再画第四组平行线,这组两条直线间隔最小。
  四组一组比一组窄的平行线画好了吗?我知道,在一张白纸上画八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很无聊,但为了理解的需求请照做吧;我也知道,在没有格尺的情况下您的直线画的不够直,但不要紧,您在心里把它当成直线就可以了;我还知道,被人牵着鼻子走很难受,但这恰恰是考验您的修养和耐心的时候,如果您在读一个人的文章时,连这一点都不愿配合,那您真的不适合读书。是的,我有点啰嗦,那么,接下来,我要放快节奏了。
  六、在每一组平行线里画一条曲线,共四条,怎样画都行,但不能越过上下直线。
  七、在第一组平行线后面写上“西游记”,第二组“三国演义”,第三组“水浒传”,第四组“红楼梦”,注意,顺序不可颠倒。
  好了,游戏结束,谢谢合作。恭喜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因为您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空间里,完成了四大名著。
  现在,让我来看看您写的四部小说。如果把那四条曲线比作文字的话,在这四部小说中,您写的最见功底的是《红楼梦》。因为您写这部小说时,非常细心,生怕写到两条直线之外,要知道,第四组平行线,在四组平行线中,间隔最小。也就是说,您可用于发挥文字才能的区间最小,但您依然画了一条优美的曲线,若这条曲线的每一次起伏都代表小说故事情节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最小的区间里的曲线波动同样打动人心。
  那么,您的其他三部小说写的怎样呢?我看到了,同样很棒,因为你所画的另外三条曲线都没有越出平行线,同样在三组平行线的约束区间内,且情节波澜起伏。当然,起伏最大的是《西游记》,我们看到,您写的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其次是《三国演义》,波澜壮阔,呼风唤雨;然后是《水浒传》,倒拔垂杨柳,风雪山神庙。顺便再提一下起伏最小的那部《红楼梦》,争风吃醋,明争暗斗。我们不能说,四部小说中那部最好,也不能说起伏大和起伏小哪个更优,写好写坏,只能通过作者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而言,放到我们刚才做的游戏中,也就是画曲线的把控能力。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小说幅度”。以下,我们就切入正题,来谈一下这个本来复杂但现在已变得简单的问题。
  我们先来谈什么是小说幅度,对不起,我无法用准确的文字来定义这个名词,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名词。我只能说,在刚才做的游戏中,那些曲线就是小说幅度,而那些平行线,就是限定小说幅度的。在一篇小说中,故事情节是三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一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设定的夸张程度都是不同的,这个“夸张”程度可大可小,反映到我们的游戏图画中,就是那些曲线,每一个起伏都代表故事情节的起伏。这样不难看出,所谓的“小说幅度”,也就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夸张程度。
  我们再拿四大名著来对照一下会更好理解,小说幅度最大的是《西游记》,写的是神怪,里面的人物非常自由,想干嘛就可以干嘛,一个跟头能飞十万八千里,一条白龙能变成一匹坐骑,小说中,死个人已经不能让读者揪心,死十个八个妖怪才大呼过瘾;其次,是《三国演义》,写的是战争,里面的人物虽然不是神怪,也多少有点变态,属于半仙类,一口青龙偃月刀能连斩六将闯关成功,千军万马都挡不住,这比打BS的网瘾少年能耐大多了,再来看,一把羽毛扇子就能招来东风,连刮数天,直到一把大火熄灭才善罢甘休。小说中,死个人还是不能让读者揪心,死一群人才大呼过瘾;再次,是《水浒传》,写的是打斗,里面的人物虽然以天上的星星命名,但多半已失去金刚护体的神性,成了有血有肉的凡胎,然而,比起言情小说中的人物,依然很牛叉,抡起拳头照样干掉老虎,撸起袖子照样拔起大树,小说中,死个人已能唤起读者的同情或喝彩,当然,死一群人,读者就更加失望,甚至会叫板作者,干吗不让这群人在反腐斗争中取得胜利?并有尊严地活下来;小说幅度最小的是《红楼梦》,写的伦理,里面的人物虽然前世也曾是灵石仙草之类的,但对不起,今生顶多让你在梦里做一回神仙,你想翻筋斗云,地球引力不让,你想去借东风,气候特征不让,你想上景阳冈,老虎让爹娘不让,总之,老老实实待在荣宁二府过凡间的生活,实在闷了,赏个花吟个诗,调个情偷个人,调剂调剂,小说中,最好别死人,死一个,一大群人不得安生,也包括读者,就拿那个葬花焚稿的姑娘来说,年纪轻轻死了,有读者痛哭流涕,差点也跟着一了百了。
  以上,用举例的方式说清了小说幅度。接下来,谈一下小说幅度的出格问题。我用“出格”二字,不用“突破”二字,是想告诉大家,小说幅度是不可以突破的,突破了,就出格了,出格了,就会闹笑话。让我们再回到我们之前做的那张游戏图,若有人在画这张图时,没按我的要求,把某条曲线或四条曲线画到了平行线之外,那小说就没写好,小说幅度就出格了。用《红楼梦》来举例,如果曹雪芹写着写着忽然阴衰阳盛,想让男主角当一回猛男,于是乎,动物园笼子没关好,一只老虎窜进了怡红院,晴雯、袭人大呼救命,宝玉正好喝高了,酒壮怂人胆,操家伙搂头便打,拖把折断,情急之下飞起一脚,又补上三拳,老虎毙命,估计《红楼梦》将会因此变成一本垃圾,被老虎这块臭肉坏掉满锅精心熬制的好汤。所以说,《红楼梦》自有《红楼梦》的小说幅度,这个幅度不可突破,突破就出格了,或许就叫《水浒传》了,打老虎是人家武松要办的,关你贾宝玉屁事。小说幅度小的小说不能出格,那幅度大的呢?是不是就可以出格了?比如《西游记》,孙悟空不是无所不能吗?是不是就可以自由书写,不受幅度平行线的约束?答案是,不能。假如西游记中出现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了顺利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就去学新的武功,他的师父是一只蚂蚁,蚂蚁特别大,它脚踩着阎王,头顶着太上老君,于是,孙悟空学成归来后,摇身一变,就把整个天地人三界用身体给占领了。这样孙悟空能不能?确实能,但读者会把《西游记》撕成手纸。再拿《西游记》举例,假设吴承恩有穿越能力,看到了未来,于是,他在《西游记》里写了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打白骨精时,嫌金箍棒不解气,于是,让唐僧八戒沙僧藏进地下掩体,然后从腰里拿出核弹头引爆,读者假如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看到这一超级情节,会是什么感受?当然,吴承恩没有穿越能力,绝不会写出这样搞笑的情节,但是,我们当今的一些编剧,在糟践经典时,没少做过这样的尝试。现在之所以一些改编的文字或影视作品,让读者和观众大跌眼镜、吐糟不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品幅度出格了。
  谈了什么是小说幅度和小说幅度的出格两个问题,我要谈第三个问题,就是小说幅度的饱满。什么是小说幅度的饱满呢?我用一件日常用品来举例,暖壶。我们在烧开水后,会把开水灌进暖壶,若水溢出来,说明你“出格”了,若暖壶没灌满,说明你不“饱满”,现在明白了我要说的小说幅度的饱满了吧?是的,就是要在那两条平行线的区间内,把一条曲线画到即不出格,又要尽量接近直线。在小说创作中,情节的设计就是要符合这样的规律,即不出格,又要饱满。不出格,是为了避免把小说写爆,写成搞怪的四不像;要饱满,是为了在规定的区间内,把故事情节尽量写的跌宕起伏,有看头,抓人眼球。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怕出格,就在两条平行线中再画一条直线,那小说的故事情节就几乎为零,整部小说就会变成一具文字构建的尸体,毫无生气,寡淡无味。相反,我们最大化地将那条曲线在两条平行线间起伏,小说的故事情节就会饱满起来、曲折起来,整部小说就会像一个心率强劲的健儿,生龙活虎,津津有味。
  一般来说,“小说幅度的出格”比较好控制,“小说幅度的饱满”很不好把握。我们看到,很多小说写的并不过,但欠火候。小说幅度的出格问题考验着作者的基本智商,小说幅度的饱满问题考验着作者的写作功底。
  谈到写作功底,我们再围绕幅度问题聊几句。我个人以为,幅度越小的小说,越能显示作者的写作功底。比如,《红楼梦》的小说幅度就不大,但曹雪芹却写的十分饱满,这就足见功力非凡,以至于后世再难超越。再比如,泛滥于网络上的口袋书,小说幅度一般都大,有的大到玩起了时间穿越,这样的小说,很难产生受时间检阅的经典之作,因为作者自知写作功力不行,干脆就胡编乱造。当然,大幅度的小说也不乏经典,《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等。事实上,大幅度的小说经典留存于世的数量,要超过小幅度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恰好说明小幅度的小说太难把控,以至于只有《红楼梦》、《金瓶梅》等寥寥几本被奉为至宝的经典传世。
  就我们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而言,能够在小区间内发挥好的也极为鲜见。尤其是大部分影视作品,都属于大区间发挥的作品。我本人不怎么看电视剧,偶尔看一些,满意的很少。前几年看了一部《老无所依》,能把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演绎的波澜起伏,确实不容易,是一部我看过的较为满意的小幅度作品,即不出格,又显饱满,这样的剧很难拍,比西游记之类的还难拍,值得点赞。
  算来,我写东西也三十多年了,虽然至今没出息,但我在有生之年还是想尝试一下高难度的写作方法,比如,小幅度小说的创作。我知道这很不好把握,不过,我会尽力把握的。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做砸了,也比不做好。比如一个窑将,他要用泥巴做一把茶壶,结果烧出来一看,是一把夜壶,那么,有一把夜壶总比随地小便要好。毕飞宇在他的《小说课》中说了一件事,他说他喜欢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不停地读。毕飞宇说,没有一遍他能读懂。我想,毕飞宇除了在和他的阅读能力较劲之外,或许还有一种人类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挑战你难以挑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6-24 21:30 , Processed in 0.149324 second(s), 21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