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5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朗诵杂谈【十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09: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朗诵杂谈
主讲:孙志刚
【第十二讲】

群友们好,马上就要入冬了,丝丝寒意侵扰了我们的肌体,也使我们不由得振作起来,去迎接挑战。一个人,真的在老来时,不能自甘颓废,过无品味的生活。还得激励自己,去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比如朗诵,那种声音是最迷人的,它是从心里迸发出来的,引人入胜又挥之不去的情感表述。
我想在第十二讲,也是我本次教材的最后一讲中,和大家谈谈朗诵艺术的未来,以此作为我们年度朗诵课的总结。
诵读艺术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声音作为文学的第一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是先有声音后有文字的,众所周知,诗歌最早的形式就是劳动号子,那么,声音与文字无疑是天然的一对。如何让文字和声音能够互相促进,如何对诵读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既要追本溯源,理清根源,又要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未来进行积极的引领。
在全民阅读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构建“现代诵读艺术”的理论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文化意义、时代意义、政治意义。“诵读”作为一种有声阅读方式,是“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全民阅读”的有力实践者和推动者,更是国家文化生态体系的修复者、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书香中国的建设者。诵读活动的不断普及,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诵读艺术”呼之欲出!
“现代诵读艺术”要得以构建和发展,朗读、朗诵、诵读这三个概念是急需梳理清楚的。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将前两个概念仔细的描述过,那么“诵读”自然就是今天我们要关注的内容。
“诵读”是现代诵读艺术的简称。它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类型的有声语言艺术表达需求,坚持以文为本、走心至上,把文本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走心地表达出来,重在还原作品的意境。“诵读”既可高声诵读,亦可中等音量诵读,也可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因此,诵读艺术包括朗诵艺术。诵读艺术要加强对作者、作品的关切、研究,在服务于文本的基础上再展开有声语言艺术的二度创作,要把基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原理沿用于诵读艺术的创作,坚持“真实、真诚、真情、真声”的四真原则,摒弃“虚情假意、拿腔拿调、动作随意、脱离生活”的浮躁之风,以“适合文本需要、符合生活原理、坚持科学发声、致力打动人心”的有声语言样式来真正推动和丰富“现代诵读艺术”!
一般人会认为,“诵读”的入门门槛很低,但是,有声语言艺术家也同时认为要高度掌握却又有极高的难度。“诵读”之“易”,即指诵读的入门门槛很低,凡识字者,甚至会说话者即能诵读,勿论知识渊博程度,也勿论何种口音,只要走心,即可动人成诵。“诵读”之“难”,是指诵读艺术的顶峰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诵读艺术亦符合艺无止境之原理“诵读”发展到今天,已经呈现出艺术化、产业化、事业化的特征。当然,对此我们在此不做赘述。
专家提出的当前有关观点如下:
1.“朗诵艺术”的繁荣发展时代契机和技术落后促进“朗诵艺术
2. 翻译体误导新诗百年朗诵界诗歌界长期兄弟不和
3. 诵体诗与诵读艺术互相拥抱让声音伴文字齐飞的时代到来
4. “现代诵读艺术”的时代使命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无论朗诵界如何把控当下趋之若鹜的朗诵大潮,我认为朗诵艺术它的前景绝对是美好的,这和我们日新月异的发展分不开,也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作为诵者的一员,我们对此应该荣幸且珍惜。
诵读艺术,在当今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能让更多人的内心得到慰藉,作为一种轻型的高雅休闲方式,诵读焕发出了时代的使命,诵读可以有效地传播正能量、提高大家的文化素养,同时对全民阅读的促进、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最后,我以自己的体会告诉大家,一种艺术形式,不推陈出新,绝对生命力不长。尤其在现今社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已然融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有声艺术的诠释,我们的那些前辈们抑或大师们,他们不得不承认自愧不如。所以,我们享有如此的机会,这么好的环境,真的应该为朗诵艺术的腾飞而尽心尽力,勇于奉献。对于朗诵切不可安于现状,切不可按部就班,切不可故步自封,切不可程式化,切不可教条主义。要敢于创新,要实现突破,要吐故纳新,要努力实践,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只有如此,朗读和朗诵及诵读才有崭新的未来。愿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用声讴歌时代,用情唱咏人生,活出自己的美好和精彩。
谢谢大家一年的陪伴,我们的明天一定会灿烂辉煌。
本课作业待后给大家布置,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朗读者。
作于2018.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4-25 18:59 , Processed in 0.092558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