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4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说“教”与“学”(金渭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4:0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传承、广识、睿智,虽在不同时代所赋的意义不同,但其所蕴之内涵、所承之使命几乎无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容也逐渐的由过去的以四书五经为主的私塾教育,变为以语、数、英、理化为主的素质能力培养。无论任何年代,虽然教与学的模式和方略有所不同,但都可以教学相长、百花齐放。之所以存在教与学的效果不同,除方法不当及先天因素外,其个人的主观因素极为重要。
  在封建时代的旧中国,儒者以给有钱权的家庭私塾做先生换得几个铜板养家糊口,稍有不勤,既让其卷铺盖走人,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的学校教师,敢有不敬业者,学校也即刻炒其鱿鱼。那时的旧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求学成才是改变个人及家庭状况的唯一途径,命运使然是催发学子们勤奋加发奋的积极动因,所以也才有了“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等等的一段段佳话。
  而现在的“教”与“学”和过去相比却是大不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又经过了改革开放的空前社会发展,人们的社会地位及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无忧之外,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改变。师者,良莠不齐,但职业稳定,虽收入不高,但也不至于穷的要命,由于学校没有去留权,所以除了那些受雇于学校的代课教师及部分有点责任心的教师外,其相当一部分人充其量就是拿着国家的钱拨着自己的小算盘混日子,工作干多干少但工资不少,甚至普遍存在干的少却挣的多的不正常现象。混岗的挂羊头卖狗肉,在岗的人在学校心在家,当教师却不思教书与育人,当不了教师的“教师”也能滥竽充数。师者完全不虑为师的神圣使命与责任,课下不思课上事,课上“授”、“学”两分离,教师台上有气无力自言自语,学生台下为所欲为忘乎所以;教者,教好教坏事不关己,学者,麻木不仁不思进取,这一怪异现象成了普遍风气。对老师,领导想破头皮终也无可奈何;对学生,老师绞尽脑汁终也无回天之力。
  当然,也确实不乏一部分事业心强,及与可观的经济利益挂钩的实心施教,兢兢业业,而大展宏图者,也不否认一部分有理想、有志向的莘莘学子(除个别有素质修养的家庭子女外,主要是家庭还不富足的孩子)终将学业有成,事业辉煌,这也毕竟是少数。
  现在独生子女和两个孩子的家庭居多,孩子就是家中宝,是几代人的希望与掌上明珠,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虑无忧。过去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现在是儿女不知家国事,天马行空乐悠悠,不知读书有何用,以为可以舔舐于父母的羽翼之下以终生,殊不知老所养尔后的养所老重任随之而即来,可怜天下长者师者厚望情,换不来娇儿半点责任心。父母、老师苦口良言,孩子、学生我行我素,俨然不知学堂是通往天堂之路,而是当做了娱乐之所休憩之处,玩手机的有之,传纸条谈情说爱的有之,睡觉的有之,打斗嬉闹的有之……,玷污亵渎了本来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课堂。即使是考上了大学的一些学生也是考上前还算勤奋刻苦、认真对待,考上后却不思进取、消磨时光混文凭,最终成为了混迹社会的低能儿。
  空悲切,也只能是呜呼哀哉!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者不力,学者不恭。教者不力的主要原因还是制度体制不力,待遇不高地位低下,志士仁人不愿为师。在人们特别注重实际的今天,尊师重教这句口号也好像成了忽悠师者的代名词;学者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沉溺与庇护,德育感化之缺失,从而导致学生不知动力之所在。
  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对症而医,就病下药,改革体制,转变观念,激活各方面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能自主发挥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从教30多年的师者,我还是想以一个为师的根本与同仁们相携共勉,施以师者之道,且不说为国家,为民族这些官话,就是能够完美诠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深沉而庄重的箴言,我辈亦当需自勉努力。
  最后,我也把朱熹的一首“劝学”诗送给寄托我们家庭、国家予厚望的年轻一代们,希望你们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以自勉之。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015年7月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4 08:04 , Processed in 0.132966 second(s), 17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