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6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功谈学习行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08: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学习行书宜以楷书为基础,在结体和用笔两个方面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行书的结体虽然变化多,对楷书的“牢笼”有所冲破,但是尚未达到草书“解散楷体”的程度,可说是只出了城而并未出郭,没有超越楷书总的体势。从点画形态上看,似乎行书与楷书有异,但那主要是由于行笔简而快所产生的效果,基本的用笔方法实无二致。可以这样说,没有楷书的结体和用笔就没有行书的结体和用笔可言。所以,学习行书必须从楷书入门。不是说楷如立、行如趋吗?立且不稳,快走又谈何容易!当然,写好了行书反过来对写楷书也很有益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2. 重视临帖
    或许有人会问:行书既然从结体到用笔都承袭楷书,仅是“正书之小讹”,何以还要专门临习行书碑帖?行书虽然承袭槽书,但它毕竟已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小讹”再小,终是差别。有差别就有个性,更何况有的地方差别还不小呢。不临帖就不能熟悉行书的特点,有许多向题就无法解决。比如,楷书一个字一般只有一种写法,而行书却往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那些与楷书不同的写法怎么写?行书常常省变楷书的笔画,是怎么省变的,有何规律?
    行书的用笔方法虽然与楷书基本相同,但行书也有它特殊的用笔技巧,如何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行书比楷书更讲究章法,常用的章法有哪些,怎样把它灵活运用好?……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不去临帖是难以解决的。
    说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仅就两者的亲缘关系而言的。任何一种独立的书体,都有它独特的、相对固定的点画轨道,这轨道就是书法艺术的结体法则。比如一个行书“成”字,从王羲之到米带,他们的书法风格尽管各异,但行笔的轨道却大体相同,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道本同根,规律所范。我们虽不必拘泥于“无一字无出处分,但总应该翰不虚动,下必有由”,遵循其一般的规律吧。
    光是写得快些谁不会?但笔能否走在正轨上,写出来的字能否好看,恐怕就难说了。这正如走步一样,谁都会走,但叫你去跟海灯法师走一遭那丈把高的梅花桩,恐怕是一迈步就会有“好看”的,因为你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脚踩不到点子上。可供初学临习的行书帖,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即《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王询《伯远帖》等。
    3. 不宜过分强调和滥用行书的用笔特点
    我们前面说过行书用笔有多圆少方、多露锋少藏锋、多有游丝相牵连等特点,并谈到了它们的艺术作用,在书法实践中适当运用这些特点能使作品增色,不过务须用得恰如其分,不可过分强调和一味滥用某一方面的特点,否则即会走向反面。比如:圆笔用得太多,会使字体显得软弱侧滑,露锋过甚,易导致精气外泄而轻浮,笔笔牵连,会造成圈眼密布而形同蛛网。这与妇女的涂脂抹粉相似:如化妆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施得恰到好处,便能给人增加美感,若不顾实际,把脂粉一味地涂抹,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4. 学习行书宜首先熟悉偏旁部首的写法
    行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尽管变化很多,还是有它相对稳定、约定俗成的一般写法的。特别是偏旁部首,除了因袭楷书以外,还有它自己的一套通用“符号”。比如“木”,在左边可写作“涛”,“鸟”在右边、下边可写作“乌”,“示”、“衣”旁在左均可写作“母”等等。‘学习行书,熟悉并掌握了偏旁部首的写法,就能了解行书的造型规律,举一反三,也就能真正写得“快”了。
    宋代的姜夔在他的《续书谱》中说:行书“贵乎稼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备具。”这里,行书的结体、用笔和章法都已包含在内,可算作是写好行书的一个标准吧。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前人的经验,勤学苦练,达到这样的标准是不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4-29 01:25 , Processed in 0.123281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