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5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沽源--辽金元几朝黄帝的避暑胜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1:58: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也就是京北第一草原,曾经是辽金元几朝黄帝的避暑胜地。大滩,辽朝时叫“凉陉”,金朝时叫“金莲川”。据《口北三厅志》记载,梳妆楼位于辽之“凉陉”、金之“金莲川”地区,辽景宗和萧太后在此建有“凉殿”,辽帝、太后及大臣经常在此纳凉避暑。俗称萧太后梳妆楼,蒙语“察汉格尔”,意为白色房子。而辽萧太后的梳妆楼,至今完好,它就在大滩西18公里的地方。  

       “199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梳妆楼进行了考古勘探。勘探中发现楼内是一座埋藏了700多年的元代墓葬。经发掘清理,专家论证,确定这是元代驸马、忽必烈之外孙阔里吉思的家族墓地,也就是处亲王墓地,梳妆楼是阔里吉思墓的地上享堂。中室棺木合则为一段完整树木,棺内尸骨为男性,虽遭盗掘,仍出土了马鞍、马镫、铅灯、弓箭、铁剑、铜质印章、织金锦衣物残片、皮革马靴等随葬品。在尸骨胸部出土了一付完整的鎏金银质带饰,上面有二龙戏珠图案。东、西两室尸骨为女性,显然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保存完整的西室棺木为柏木做成,棺木内距棺底5公分有一层隔板,隔板厚3公分,上面有七个圆洞,圆洞排列形状与北斗七星相一致,故又称为“七星棺”。从发掘现场和隔板下的残留物中分析判断,隔板上原放置尸骨,隔板下放置了香料和防腐材料。”

       当我看到上面这段文字时,我想起了前年婆婆得脑溢血时,医生让准备后事,本家的二叔告诉我们,买两箱草香回去,铺棺材底,又告诉我给准备七枚硬币,我给换了七枚全新的五角钱硬币。过后,我问母亲,“我婆婆病重时,二叔让准备七枚硬币,不知何意?”母亲说:“放在棺材内,代表北斗七星。”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这是千百年来,我们这一地域古老习俗的沿续。

       《长安客话》158页载:“赤城云州堡北六十里有滦河,源发炭山,冰井乱泉合为此水,流入开平界,云州堡东北一百里有金莲川,为金世宗纳凉之地。川生黄花,状若芙蓉而小,因取金莲为名。赤城山东北有白城,为金世宗纳凉之所,章宗生于此。”章宗生于麻达葛山,故白城、麻达葛山是一个地方,凉陉、冰井都在金莲川。

       辽代,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凉陉筑汉城;(在大滩村西,后燕窝东一处;在后燕窝北,大滩西,扎拉营东一处。均有遗址。)公元971年——981年,景宗耶律贤和皇后肖绰,在炭山置捺钵 (炭山,应为今丰宁大滩镇三扎拉至东猴顶山、小梁山滦河上源这一带的坝缘山脉。也叫巴彦图格尔山。捺钵: 是契丹语的译音,本义为行宫、行营、行帐。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云:“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四时皆然,如春捺钵之类是也。不晓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王师儒来修祭奠,余充接伴使,因以问师儒,答云:“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李心传也如此解释道:“剌钵者,契丹语所在之意也。”在辽金元文献中,捺钵一词的异译有“剌钵”、“纳跋”、“纳钵”、“纳宝”等写法。不过在金代文献中捺钵一词并不常见,更多的情况下是径称为“行宫”。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 ,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

       后又在凉陉建避暑凉殿。在炭山东北十五公里处建新凉殿。大定八年(1168年),世宗第二次赴凉陉,改曷里浒东川为金莲川、旺国崖为静宁山,就在此时确定以金莲川为固定的驻夏场所,并在金莲川以南的凉陉建立了驻夏行宫景明宫。《金史》曰:“景明宫,避暑宫也,在凉陉。有□□殿、扬武殿,皆大定二十年命名。”(《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西京路桓州条。)景明宫的规模并不大,梁襄谏幸金莲川之文,谓“今行宫之所,非有高殿广宇城池之固。……所次之宫,草略尤甚,殿宇周垣唯用毡布”, (《金史》卷九六《梁襄传》)可见这是一座很简陋的建筑。不过从辽朝的捺钵来看,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行宫,一般是用毡帐搭成的围幕,这正符合游猎民族的生活方式。说到“捺钵”,我想起,大滩北边,有一个村子叫大下营,离大下营二三里的地方有个村子,人们把它称为“捺么钵罗”。这是沿用下来的名字,现在仍这么叫。

       滦河的上游就是闪电河,它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地区丰宁县骆驼沟乡(现已并入大滩镇)孤石村东南部海拔2206公尺的小梁山南坡上。东西相距300公尺有两个大山泉,似一双孪生姊妹,高泉二里遥即可听到哗哗水声。二泉水公行500公尺后汇合向南,再折而西,沿途又有几股小泉水流入,形成常年小河,约行5公里至羊点南侧,界碑石(当地人叫界八石)梁下水与小古道沟水汇入,水势变大,开始冠名“闪电河”。滦河上源,指小梁山的河源至多伦县大河口段。古称濡源。元代,因河流经上都南,名曰上都河。明清以来,谐谓之商都河,山丹河。后因河流弯曲,状如闪电,取名闪电河。吐里根河汇入后,改称滦河。流经孤石、十号、骆驼沟、三扎拉、南围子、四扎拉、前燕窝、后燕窝、扎拉营等村后。

       向西北流入沽源县,再由沽源县流入内蒙古,又转回本县进入外沟门乡,经四岔口、苏家店二乡后出县境,流入隆化县,最后入渤海。滦河在丰宁县全长104公里,流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该河由北转东南走向。据《承德府志》载:“滦河自汉以前皆书为濡水”,“唐以后则将濡字号作滦”,“源出独石口(今属丰宁县域)外牧场由多伦诺尔行丰宁县境”,“经西屯(今属隆化县)库尔齐勒河(俗名小滦河)自北来汇之,自此,遂名滦河”。郦道元《水经注》述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具有法定意义的《沽源县地名资料汇编》指出“全县有13条河流,主要河流闪电河是滦河上游,发源于丰宁县,流经境内81公里,纵贯县境东北部,流入内蒙古多伦县,为唯一的外流河。”

       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骆驼沟乡孤石村的小梁山正是在赤城云中堡(旧站堡)的北面六十里的地方。而大滩正是云州堡北一百里的地方。正好对上《长安客话》158页载:“赤城云州堡北六十里有滦河;云州堡东北一百里有金莲川”的记载。

       大滩至萧太后梳妆楼,仅18公里。从萧太后的梳妆楼到大滩西后燕窝北这一带草原,夏季里满滩都是水金莲花。我们小时,许多人赶着牛车马车去摘,晒干后卖给供稍社。现在,这些滩地有的地方被改成了庄稼地,周边建有许多蒙古包,国内外来此旅游,避暑的人,每周都有很多。加之人们大规模的采摘,还有农家放牧等因素的影响,滩中的水金莲花比我们小时,少了很多很多,但也还有。每年夏天有许多开着三轮蹦子的商贩走村窜户来收。因大滩这里搞旅游,交通太方便,来的人多收的人多,这里的金莲花比骆驼沟,南滩,二道河,柳树沟、柳条沟、孤石,这一带少很多,现在每年夏季,有许多坝下人开着车来这几个地方采摘,收购。一般的妇女,每人一天能摘六七拾斤。所以,水金莲花开的季节,滩里会有很多人摘花,摘完就卖,一天能卖几十块钱,可见,这些地方至今还有很旺盛的金莲花。每年七八月份满滩金黄,一望无垠。而它们竟全是野生的,天然的,并非人工栽值。而这些地方,都属大滩草原。

       《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曰:“曷里浒东川更名金莲川,金世宗完颜雍,见川内盛产金莲花曰:“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金莲川之得名,是因为此地盛开艳丽的金莲花。今天的滦河岸的大滩草原,每到夏季仍开有很多水金莲花。蒙语称为“扎拉塔拉”,意为“黄色的平野”。大滩草原的许多村庄都叫“扎拉”,比如扎拉营,二扎拉,三扎拉,四扎拉等。这些村庄的原身就是开满黄花的地方。亦即“金莲川”之意。
       望国崖,亦称旺国崖,公元1168年 7月6日(五月庚寅),金世宗完颜雍改名为静宁山。据王恽《中堂事记》载:“滦野,盖金人驻夏金莲源隰一带,辽人曰望国崖是也,距双城七十里”,双城在今沽源县小河子附近,按方位和里程计算,望国崖是大滩镇东偏北4公里海拔1750米的黄龙山,黄龙山是皇封山演化而成。经与当地老乡求证得知,黄龙山就是大滩镇东,抬头沟村以南和界碑石以北,的那座大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伐辽常驻于此;曷里浒东川,曰金莲川。辽称曷里狨,泛指由丰宁大滩至黑城子牧场闪电河两侧广阔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5-3 01:41 , Processed in 0.110207 second(s), 22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