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05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一样的饮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5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逢出差,当地朋友同事总要款待,少不了饮酒。一些年下来,饮的什么酒,吃的什么饭菜,早已统统忘记了,而几次席间的演唱令我印象深刻,永远保存在记忆中。

    有一次,去陕西榆林,吃午饭。主人请来了两位歌手,一男一女,唱陕北民歌,当地人称为“酸曲”。民歌唱的都是哥哥妹妹相亲相爱,相思相恋的内容。哥妹爱得心贴着心,肉连着肉,分手时哥妹生生撕开,哥远走他乡,心头痛,思念苦。歌声时而热烈火辣,时而悲凉凄婉,像是一只手掏进你的心里,搅动魂魄,颠倒五脏六腑。一时间恍惚,灵魂出窍,脑中幻出场景。黄土高坡,沟堑纵横,歌声千回百转,如怨如诉,婉转不绝。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心硬了,结了一层硬壳,寻常事难以触碰。但陕北民歌直捣心灵中最柔软之处,如同钻井一般,打透包裹心灵的外壳,一股酸楚的热浪喷涌而出,一直涌上喉头,几欲落泪。酸曲就是让人心酸的曲,今日始知之。

    曲罢,歌手过来敬酒。一曲一杯,十曲十杯。歌伴着酒,酒伴着歌。那日我饮了许多酒,却并无醉意,不知酒喝到哪里去了。

    还有一次,内蒙古草原,在蒙古包里饮酒。蒙古歌手唱歌助兴,蒙古歌唱的多是骏马、草原、阿妈和家乡。歌声苍劲激越,雄浑悠长,如雄鹰翱翔长空,骏马驰骋草原。草原儿女是成吉思汗和嘎达梅林的后代,一代天骄,英雄辈出,长刀闪闪,马蹄得得,劲风烈烈。听歌声,只觉得豪情鼓荡,热血奔涌,天高地阔,男儿横行。

    听蒙古歌,必须饮烈酒,手捧银碗,一饮而尽。带着几分酒意走出蒙古包,站在草原上,只觉得这歌分明就是草原所生,歌配草原,草原配歌,浑然天成。侧耳倾听,天上有歌,地上有歌,流水有歌,羊群有歌。听蒙古歌只能在草原,边饮酒,边听歌,融入草原,物我两忘。

    在湘西、云南、贵州等地,也在饮酒间听过歌,歌是地方的歌,酒是地方的酒,歌酒相融,顿时使山寨风情有声有色,鲜亮活跃。有时还奋然加入载歌载舞的人群,情不自已。

    其实歌助酒兴,古来早已有之。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由此可见,酒和歌是绝配。古人饮酒时多有诗歌相伴,诗歌助酒兴,酒兴添诗情。古时,诗词可以吟唱,如《西江月》、《念奴娇》,都有曲牌,有伴奏可以唱,无伴奏也可以唱。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诗歌配酒的佳话。

    晋代名士王羲之与亲朋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众人溪水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我从书上看到,近年来,台湾文人还时有曲水流觞的活动,端的是雅得很。

    酒配歌,不仅助酒兴,而且助诗词的传播。古代市井都有青楼勾栏瓦舍,是饮酒寻欢的娱乐场所,南来北往,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会来这里。因此,青楼也是一个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文人有诗词新作,来这里教给歌妓,歌妓学会了给客人演唱,也有文人席间自唱的。来往客人耳熟能详,将诗歌带到各地,一来二去,诗歌得以在社会上流传。唐朝时,王昌龄、王之涣和高适相约到青楼饮酒,席间有个约定,让歌妓唱他们的诗词,谁被唱的最多,谁就胜出。

    《红楼梦》中有着许多饮酒作诗联句的场景,我以为是书中甚为精彩的部分。每逢佳节吉日,或是春暖花开降雪下雨,宝玉及黛玉等众姐妹都要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席间必要联句作诗。中秋月圆之时,姐妹饮酒联句,史湘云上句是“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所对甚为工整,立意巧妙,令人拍案叫绝,只是寒气森森,实为不祥,也隐喻黛玉的悲惨结局。

    古人饮酒不醉不欢,席间有许多节目,实际上都是“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意思。行酒令就是一种,文人对对子,作诗联句,对不上要饮酒。百姓则是划拳,猜谜语。还有投壶,就是把箭投到几步开外的壶中,投不中者饮酒。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中国有着数千年的饮酒历史,同时也有着数千年的酒文化。时至今日,饮酒依旧,酒文化却所剩无几了。如今饭局以灌酒为主要内容,以喝醉为最终目的。有捉对厮杀的,有团队作战的,有围攻的,有以寡敌众的。最后战场清点,看看喝下去几瓶,被灌倒了几个。往往战事惨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风平浪静,全身而退,被视为没喝好。席间除去饮酒,就是开玩笑,两样交替进行,贯穿始终。

    有一次喝酒,有个老兄盯住了我,难以脱身。我提出背诵毛主席诗词,背不出者喝,结果我大胜。这也算是现代酒令吧,聊胜于无。

    席间听歌,歌助酒兴,心情欢畅,不劝自饮,效果甚佳。特此推荐,也是个不一样的饮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4 18:38 , Processed in 0.083195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