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与山的关系——读诗偶感(郭景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11:43: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古典诗词,读多了会有有意思的发现。同样的构思,表达不同,表现出的人生境界就会有所不同。
  陶渊明,田园诗的开先河者。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传为佳话。其中,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妇孺皆知。认真分析起来,这句诗也实在是诗中上品了。先说“采菊”,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在封建时代靠男人养家糊口的一家之主,辞官,已断了家庭的经济来源;种个豆吧,即使“草盛豆苗稀”,也不得不时时“晨兴理荒秽”或“带月荷锄归”,已经够累了,更何况心里也窝火哪。再说他的家庭,儿子都资质一般,得有多大的闲情逸致,才能去采不能吃不能喝的菊花;还能“见南山”时保持悠然。如此,陶渊明的这句诗的可贵之处就不仅仅在于物我合一,身心合一的意境美,更多了一层超越生活,保持高雅的心胸和格调。
  李白,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自视甚高,傲岸不屈, 他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就是这种心声的表达。李白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难免被“赐金放还”,被敬而远之,孤独是必然的。当然以他的自信,这种孤独是一种“圣贤”的孤独,是一种俗世欣赏不了的孤独。所以,他才和敬亭山对坐,在和山的对视中,两情相悦,互不厌烦。仔细推敲,“两不厌”,含义深刻,我和山两不厌,就说明,我和其他的,尤其是人世中的人事,是两相厌烦的。写的是人与山的相互欣赏,表达的是在人世间的孤独与不相容。“唯有”强调的是除此以外,没有不相厌倦的了,把这种情绪推到了极致。这实际上正是天才李白恃才傲物的表现。山之看李白是不是不厌烦,取决了李白的主观自信。所以,这句诗歌的可贵在于体现了李白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坚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欣赏自己的物存在。
  辛弃疾,人生经历丰富,留下的作品不少,风格也多样。他的名句“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历来脍炙人口。相比而言,这两句诗写的比较谦虚。“料”字很给自己留余地,仅仅是猜测,也许是,大概是,差不多是,青山看我也不赖。而“妩媚”,是从审美的角度,就是欣赏山的美,心境肯定是快乐的。这样的诗句读起来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趣味,一种放松,一种智慧。
  陶渊明超越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最该有的关系,格局不凡。李白借题发挥,浇心中块垒,傲岸痛苦。辛弃疾 最轻松愉快,把大自然当做审美对象,不刻意追求什么,不苦心经营什么,享受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指明的是人类的理想。“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的是人类的痛苦,”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告诉我们人类的大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4 00:49 , Processed in 0.115856 second(s), 17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