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泉北泉(徐静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9:25: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可能是吃家乡山泉水长大的缘故,家乡的那眼清泉一直深深地驻留在心底。
  我的家乡在偏僻闭塞的坝上山区,村四周是高高的大山,到外面去无论去哪都得先顺着羊肠小道先爬过大山,再下山,才能走到平路上再去目的地。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之缘故,村子的河湾里好多处都有泉眼,人们随意把泉眼多的地方用石头围成一个圈,就是一个水泉。泉水从地下的泉眼里日夜不停地汩汩冒出,因为空气的作用,不住往出冒水泡。刚离开泉眼的水泡小米粒大小,那水泡从下往上渐渐变大,很像一串串大大小小的珍珠,晶莹、透亮,珠串随风摇到水面上便“噗”的一下碎裂成无数水花。这一串刚碎裂扩散,下一串又摇上来,“噗”的碎裂,然后四散。水泡们不厌其烦,变着花样,日夜不停地演绎着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的故事。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最爱趴在水泉边的板石上,用手抓那些饱满圆润惹人爱恋的串串水珠,抓玩水泉里头发粗细、长长弯弯的水蛇。有时滑滑腻腻的水蛇、蝌蚪被我们抓到,装在瓶子里.这对于那时的我们是一笔可供炫耀的财富。
  村里人为了饮用水卫生,在南、北河湾找泉眼多的地方圈起两个水泉。人们习惯叫南泉,北泉。在泉的四周用方形长木头镶嵌一个长宽各两米的正方形木框。四层木框以上是由青石条砌成略高于地面的平台。
  每天清晨最喧嚣最热闹之地当属水泉这里。起早来挑水的人络绎不绝,伴随着亲热的相互问候声,无数的水桶在咣咚声中满载而回。力气大的人扁担不离肩膀,只是稍稍地弯了两下腰,一副水桶就盛得满满的了。说一声走了啊,然后就颤颤悠悠地离去。有些人的扁担老旧了,挑着满桶的水还会发出各种咯吱咯吱的节奏,形成与脚步和谐合拍的优美乐章。奇怪的是无论多少人从泉里往上提水,那池泉水一点儿也不见减少,永远那么清,泉底金色的细沙一粒一粒看得真真的。在泉的出水口,挖了一道沟,泉水顺着沟弯弯曲曲向远处流去。一眼泉形成一条溪,所有的泉流出的溪水弯弯曲曲,最后汇入一条比较宽的河流由南向北款款而去,最后到村边向西折去,汇入潮白河。
  晌午,放牧归来了。吃了一肚子嫩草的马儿、牛儿、羊儿纷纷到溪流和小些的水泉里饮水,牛哞,马嘶,羊儿咩咩,中午的水泉边汇成了一曲嘹亮的奏鸣曲。
  下午三三两两的女人抱着衣物,拿着自家种的菜到泉边的溪水里洗菜、洗衣,一边干活一边东家长西家短的散布小道消息。大人们干活、唠嗑时,孩子们有时听着抿嘴笑,有时趴在井台上看看泉水中自己的倒影,调皮的把头伸在水里看谁憋气憋得时间长,有的拢着手比谁喊得声音高。
  冬天,孩子们在溪流凝成的冰面上滑冰,给枯燥漫长的冬季带来许多欢乐。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泉子、小溪旁的青草黄了又青,青了又黄。不变的是水泉每天给人们提供用水、带来快乐、带来满足。年复一年。喝泉水长大的人渐渐地都走向四方,他们的子女继续享受着泉水的赐予。
  多少年过去了,南泉和北泉依然在日夜不停地冒着,冒着,在尽她的力量,涌泉相报爱她的生命。
  这里似乎有一个盟约,永不违逆,一如乡情乡俗。

  2014年5月在《张家口日报》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7 19:23 , Processed in 0.127157 second(s), 17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