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趣事(康润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4 11:39: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童年

  作者简历:当过话务员、民办教师。72年入河北师院,1975毕业。同年分配到河北沽源县一中任高中数学兼班主任。1985随丈夫调邯郸邯邢冶金矿山局任教。从教30年。高级教师。


作者近照

  童年趣事(1)
  我1951出生在一个自给自足,做百货小生意的家庭。我为小,姐长我10岁,俩哥哥长6和3岁。我们家坐落的在二道巷与大街交界的位置。头道巷是完小那的南北路。坐南朝北,面对大街。左边邻居是贺慧珍她家,同样经营的小百货,她在家排行老大。右边是我三叔家,经营的是皮革。路北是我爷爷和赵守库大爷经营的饼子麻花铺。铺子门后有一口缸,里边盛着做饼子、麻花用的糖稀。有一天,我们几个小孩偷糖稀吃,没缸高的四个孩子够不着,不知谁出的主意,一人抱一条腿把我给抬起来了,爬在缸沿上拿筷子够糖稀,你一口我一口舔筷子,吃得正高兴时,不知谁说的你爷爷来了,他们扔下我就跑,我爬起来一看,除了土以外,满嘴衣服上还有缸沿都是糖稀。童年的这件事,到现在回忆起来都让我乐半天。

  童年趣事(2)
  1955年公私合营,公产,房子腾退,财产评估,发放国债。这时我离开玩伴慧珍,搬到南街,一进院门右手四间小房住的涂先生和关二大爷家,里边略高一点的四间住的王银福和我家,我家在最里面的俩间房。大门口的左侧是送水老王世娥家。院子深大,除了玩跳方,打岗,滚铁环等,还可以种菜。结交新玩伴银福的妹银兰,世娥与我同岁,还有房后铁匠二老刘的儿子,杨常玉和她弟还有刘家老女。有一天,我三哥和我们一帮小孩,在院里跳绳。后又玩起捉迷藏你追我跑不知谁一脚把我家瓜踢飞了。
  公私合营后,各部门相继成立。商业局留少部分人外,我父亲他们以干部身份随大部分人都按排到下边供销社,此后开启了两地生活。



作者全家福

  童年趣事(3)
  当时家有三四个孩子算少的,一般家都有五、六孩子,甚至更多。两地分居,所有家庭面对困境。从此,中国妇女翻身得解放融入社会,打工挣钱补给生活。六岁的我从此走上念书之路,姐姐给我起了名送进学堂——平定堡完小。排队打头,座位第一排,踮脚够黑板的我,听起课来一头雾水。适龄的同学张春根、张翠萍、张金花还有杨常玉的弟等,学习成绩都比我好。刚开始每天上学有三哥陪着我,时间长他就不带我了,独自一人走,必经之路过南街生产队大队长乔亮家,他家有小我一两岁的男孩,每每过,他都拿我的姓说事骂我。忍无可忍我就追他想教训他,每次以失败告终,藏他家我无法教训。一次,我在王世堂家房后玩,老远从王风英家院出来一帮孩子,其中就有他。但是王风英家后是南街大队,一天看到他在幼儿园旁边,我想教训的机会到了,立刻藏在墙垛后,等过去后,我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吃奶劲猛推一把,一下给他个狗啃地。他先是一愣,随后连哭带吐,把吃的饭也给吐出来了。我知道闯祸了,撒腿就往家跑。果不其然他爸带他找家来了,二嫂你家孩子把我家孩子打成这样,将来有问题你得赔,可能仗着在自己家,我立刻就说:“你家孩子天天骂我,再骂我还打他”。
  童年趣事(4)
  教训奏效,此次后他再也不敢骂我了。这个困扰解决了,但学习成绩上不去,满分五分制,经常二三分。是否能升级,如此的成绩当然升不了。老师安抚我说:“回去跟你妈说不是你学习不行,也不是不让你升,你的年龄太小留一班对你有好处”。这样我又结交下一班的新同学。



作者小学同学郑翠平

  两地生活,把母亲推上总管位置上,协调和负责各项事务。每天早上叫我们起床时,已经把早饭和午饭准备好了,姐姐和母亲,中午谁先到家谁热饭,大部分是母亲做。晚上也是如此。晚上我们睡了,母亲在油灯下,做全家人一年四季的针线活包括鞋。母亲起多早睡多晚我们浑然不知,只知道睡醒一觉下地时,母亲还在做活。
  两地分居,父亲每月捎寄的钱,加上母亲挣得那点微不足道的钱,根本不够维持生活。大家盼望已久的一年一次兑公债,终于开始了,姐姐抄回号码,母亲从蚕丝手绢里拿出国债,盘腿坐在炕上,把国债一次排开,我们姊妹几个,在炕上有爬得有坐得等姐姐读数,姐姐念我们查生怕拉掉一个数,偶尔碰上一张我们小孩狂欢半天。兑到最后寥寥无几。但很有趣。

  童年趣事(5)
  1957年三反五反打老虎运动开始。三反五反运动,对所有人都陌生。何况对一个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晚饭后母亲去邻居家探情况。
  家成我们四个孩子的乐园,姐姐在中学是学习委员,爱看书,爱唱歌是进步青年。开始教我们唱“九九艳阳天”,两个哥哥不喜欢唱歌。想了半天姐姐说:“教你们体育课老师教得前后滚翻吧”。在姐姐指导下,在炕上把被子铺开,姐姐做了个示范动作,我们一个个跟着做起来,一会前一会后一会就熟练了。会了就不听姐姐指挥了,乱做一气,有时干脆扭曲在一起,黑灯瞎火玩得很开心。这时只听“咔嚓”一声,玻璃碎了。谁都不承认是自己踢得。一看窗户下边两块大玻璃碎了一块。等母亲回来训话。一会,母亲回来了,事还没说呢就满脸凝重,看来这次运动每个家庭都担心,却都没底。姐姐把范下坏事叙述一番,母亲无心责备我们,用张麻纸补救一下。第二天花钱找人安玻璃。类似这样的事情没少给母亲添麻烦。

  童年趣事(6)
  平等,在我们家处处体现,不论是父亲带回来的,还是我们买回来的,母亲都四一四剩二的分。
  记得吃蒸傀儡蛋儿,把和好的莜面用擦子擦碎,用手团成球状上锅蒸。规定一人五个,哥哥不够吃我是吃不了,他们求我给他一个,我发自内心的喜悦,你们也有求我的时候,同时发给没人一个。扫地、铺炕人人都参与。唯独有一样人人都不参与,挑水。怕我们掉井里。我母亲雇了位王大爷定点给我们送水。老远看见耳朵夹着铅笔的王大爷,挑着水嘎呦嘎呦的走来时,我们重复一个动作,立刻开门、聊门帘、掀缸盖,大爷熟练的倒水后,从耳朵上取下笔在月份牌上画个圆圈,到月底数圈结帐。为了节约用水,夏天母亲经常带我们去河套洗衣服。这也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星期天,只要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母亲约邻居婶婶一块去。没等大人出门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水瓶,几个小孩一路小跑直奔河套。到了河边,迅速脱了鞋袜把裤子简单挽几下,争先恐后下到河里,刚没脚面清澈见沙底的小溪,只见三五成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我们各显其能有的用手捧,有的直接下手抓。我偶尔也能捧一条,我三哥他们一伙男孩抓住蛇鱼就吓唬女孩,我们也不示弱撩水捎他们。水仗起每人不同程度湿,湿得严重的干脆爬到。河边长满绿油油的,开满各种野花的像绒毯一样的水草,我们开始阳光浴。大人们边洗衣服边聊着大人的话题,随手把洗好的衣服也凉在草坪上。没拿瓶的小孩把鱼放早挖好的沙坑里,但是沙坑瞬间变水坑儿里。鱼带不回家,最后重新放回河里。就是享受过程。几个来回的玩耍,母亲把衣服洗完了我哥拿着凉干的衣服,我母亲拿着湿衣服,我们一群小孩走在大人后边,比看各自的瓶谁捞的鱼最多。

  童年趣事(7)
  不知从什么时候,无从考证“拉样片”进入平定堡大街,我们竟赶了末尾。它的外形结构是正六棱柱,各侧面有大人猫腰小孩踮脚看的带玻璃的正六边形的空。操作人站在小凳子上,双手各操作上下两根木棍,边打鼓镲,边转动类似跑马灯的带图片的转桶,边解说:“望里边瞧来,望里边看。花几分钱就可以看一次。”桶内外都贴满与故事相关的画片,很热闹。看不到拉样片的小孩在旁边起哄,王八里边瞧,王八里边看。互相起哄玩得好开心。只记住“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怀念失传有趣的“拉样片”。

  童年趣事(8)
  五十年代,张家口地区各县市都有各自的晋剧团。每年巡回演出。上档次的剧团来,母亲会带我们去,我记得“六月雪斩窦娥,狸猫换太子,盘丝洞,三休樊梨花等。其中意思不知,听急促的鼓点声便知武打戏,大花脸出来了,锁呐吹欢快的,只见头戴凤冠身穿粉色艳丽新媳妇,知道娶媳妇。就是看热闹。在母亲启蒙下,喜欢看戏。下午放学,无钥匙无作业,我们班郑翠平、刘燕玲、邻居银兰等同学,一下课背着书包直奔大礼堂,看趁戏。到礼堂如遇上熟人拽袄底襟就带进去了。门口围一大帮,低年级具多,还有未上学的,高年级偏少。把门把不过来,有的小孩从他背后偷偷溜进去。最不济等到放人时,趁进去看散场前十来分钟的戏。几乎所以小孩都看过。看不懂却有趣。(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6-2 15:27 , Processed in 0.104582 second(s), 17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