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楷法成熟的同时,出现了草书的大兴盛。一个极端是最严正的楷书,另一个极端是最随意、最浪漫、最狂放的狂草。最规则的与最自由的、应用的的艺术的,这两个极端在同一个时代获得了同等的地位。尹旭先生的论述:
唐代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尚法的极则与典范,唐代狂草则是中国书法史上尚意的极则与典范,唐代书法对于整个中国书法艺术史、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的辉煌伟业与彪炳光焰,即在于将整个中国书法所蕴涵的意、法两极的内在潜力,发挥并完善到了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程度,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唯一的一处双峰并峙、两级辉映的艺术奇观。此前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谨严的尚法与如此癫狂的尚意,更不用说是二美同臻,双奇并至了。
显然,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的成就都达到了如此欣欣向荣的李唐王朝,书法艺术方面既呈现出这样法度森严的楷书,又把狂草具有的高度艺术表现力推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谓前无古人。狂草的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
张旭、怀素狂草字字飞动,气韵贯通,潇洒磊落, 形成了唐代狂草构思奇特、意趣深微、朦胧恍惚、自然超逸、意象跳宕的鲜明风格,奠定了清朗壮健、纵逸狂放的狂草基调。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并为“饮中八仙”。工书,精晓楷法,尤以草书闻世。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又称“草圣”。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李昂非常喜欢张旭的“狂草”,将其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为“三绝”。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观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张旭的“狂草”,笔如骏马奔腾,飞流直下,体式如云烟缭绕,变幻莫测。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执着的真实写照。
怀素(725—785) ,字藏真 ,俗姓钱 ,长沙郡人 ,自幼出家为僧。他写的 《自叙贴》是一篇叙述他学书的经过和书法成就的文章。开头便是: “僧怀素家长沙 ,幼而事佛 ,经禅之暇 , 颇好笔翰。”他虽然遁入佛门 ,却不大遵守清规戒律 ,成天沉溺于杯酒与书法之中,他尤擅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是唐代继张旭之后的又一大书法家。他学书极为勤奋,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研习书法的故事。相传怀素初学书法时,因无钱买纸,曾将一块木板刨光练字,竟将木板写穿。写秃了的笔头堆积起来,就像一座“笔冢”。后来,他又效法古人在芭蕉叶上题诗的办法,在寺后空地上种植芭蕉万株 ,以叶代纸 ,供其挥洒。并将居处取名“绿天庵”。好饮酒,每至酒酣兴发 ,凡衣裳、器皿、寺壁、院墙,无不书之,时人谓为“狂僧”。
张旭之后 ,怀素发扬光大了草圣的真传 ,与怀素同时代的著名诗人,都曾写诗赞美他的草书 ,李白在《草书歌》中极推许的说: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峰杀尽中山兔。”《全唐诗》所收多首歌咏怀素的诗作 ,没有不刻意描绘他“连饮百杯”、“枕糟藉鞠”之后才精神亢奋地随意挥洒 ,才使得他的草书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不难发现,张旭的狂草把书法抒情表意的特质凸显得尤为夺目。正如朱关田先生说:“张旭一出,使书法艺术摆脱单纯书契作用,一跃而为纯表现情性的艺术品类,与绘画并列与艺术之林……”
中晚唐时期,由于佛教禅宗盛炽,出怀素外,还出现了高闲、压栖、彦修、献上人、修上人、景云、贯休、梦龟、文楚等一大批的狂草书僧,对唐代草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