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企高管限薪不妨“狠一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6: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悉,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等部委参与的对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并开始征求意见。而这份计划草案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根据这样的规定,平均薪酬较高的金融企业高管削减数额最大。(8月25日《财经》)
  央企高管薪酬直降七成,最高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倘若《财经》杂志曝出的这则猛料属实,无疑将是这么多年以来,针对老生常谈的央企薪酬问题,举措最为有力、决心最为坚定的改革动作。回首过往,关于央企高管薪酬,相关文件出了不少,只可惜大多都是“国企领导不得擅定自己薪酬”之类务虚的内容;这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特别研究国企薪酬改革,显然给了公众不一样的期待。
  央企高管薪酬之所以备受抱怨,除了的确高得令人咋舌之外,相当程度上更是高管自定薪酬,自己就可以决定给自己发多少钱。作为国企,高管薪酬该不该被严格管理呢?当然应该。
  金融危机时,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接受政府救援的华尔街高管年薪上限50万美元”。人家只是接受政府援助就要限薪,而我们整个企业都是全民股东所有。巨额高管薪酬无异于对国资的瓜分,是另一种“掌勺者自肥”。过低的红利上缴比例与过高的高管薪酬支出,形成了不正常的鲜明对比;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语境下,如此不正常的现象需要得到强力扭转。
  我们时常感到困惑:个别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高管,究竟是商人还是官员?若是政府官员,凭什么享受职业经理人的天价薪酬?若是职业经理人,为何缺少真正市场化的选拔机制,凭什么仍然享受种种体制内的官员福利待遇?政府官员却拿着华尔街的高薪,职业经理人却享受着体制内的一切;亦官亦商的特殊身份,让国企高管成为一种特殊的岗位。以至于,在某些地方,高层官员在即将退休前被派到企业任职,已成习惯性做法,因为“企业的待遇比政府部门好,让这些高级公务员得些实惠”。
  《人民日报》不久前曾发表评论指出,央企老总属于国家雇员,应该“原则上以较高级别的国家公务员薪酬为基本参照,加上体现经营业绩和风险报酬的激励性报酬”。对照这一论述,央企老总限薪不超过60万元的规定,似乎正与此相配。现在很多国企特别是金融国企,老总薪资动辄数百万元,对比60万元的限薪标准,有些人认为降得“太狠了”。而在我看来,要旗帜鲜明地限薪,就不妨“狠一点”。其余的,完全可以通过类似员工持股等方式长效激励。
  央企高管限薪必须“狠一点”,巨大的收入差距明摆在那里,任何务虚的规定都不可能起到效果,必须货真价实地定出一个最高点,既是为央企高管限薪,同时也是给地方国企薪酬改革树立榜样和标准。不仅“狠一点”,而且要“细一点”,不让高管有空子可钻—无论是职务消费还是股权激励,都应该拿出细致可操作的方案,将限薪真正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5-4-17 02:37 , Processed in 0.100614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