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9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6 17:3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神宗元丰七年(1084)春,苏轼进入庐山游览,先后写了《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瀑布亭》《庐山二胜》(两首)《赠总长老》等七首诗,之后方写出《题西林壁》。
  《初入庐山》的第一首诗: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时的诗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峰峦陂陀的偃蹇之状,面貌高耸的庐山罢了。
  游山步步深入,渐入佳境,诗人作《庐山二胜》前有短序说:“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游程已达全山的十分之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佳者作二首。诗人游山的步履并未到此止步,最后他与总长老同游西林,苏轼对《题西林壁》一诗这样评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见《东坡志林》卷一)。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诗人游遍庐山之后,方能写出的诗篇。这首诗,是对庐山全貌的概括,也可谓对生活的感悟。只有当诗人真正开始了解庐山的真面目之时,才晓知自己不识庐山的千奇百态,峰岭变幻,奥妙莫测。是啊,当苏轼进入庐山,经历过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山峦之后,与初入庐山的看法能一样吗?其实,在诗人写《题西林壁》一诗时,可以说他对庐山的面目已有了见识,也只有这时,他方能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正如郑板桥画竹,画了四十年竹子,最终的感悟是“画到生时是熟时。”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和画法,使他的竹子有了灵性和生命。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故事比比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并不奇怪,有人根本没去过庐山;有人虽去了庐山,只是走马观花;有人住进了庐山,却没有用心去看去读庐山。诸如此类,怎能识得庐山面目,只要自己知悉,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明白人了。遗憾的是,诸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却自以为是识了庐山的面目。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大惊小怪,毕竟大家都是平凡、平常的芸芸众生。
  然而,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群中,却有以为自己并不属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当人们在谈论庐山时,他们也发表高见,且理直气壮,在与识庐山真面目的人群发生碰撞之时,他们自以为是,感觉良好。
  想识庐山真面目的心理,也许人皆有之,真正要去做了,并不那么简单,只有抛掉浮躁,弃去急功近利的人,方能渐入庐山腹地,潜心研究、细细琢磨,这时间,举一反三的小聪明必须放下,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智慧预见也不能施用,因为识庐山真面目需要经历,只有经历过才有体验,只有体验过方有感悟,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只能是无比虔诚又恳切地去求教大自然的字里行间、沟沟坎坎,不仅横看了庐山的岭状,还能侧视到庐山的峰态;不仅能远看庐山的朦胧轮廓,且能近视庐山的局部细处;不仅能仰视庐山的一方躯体,且能俯视庐山的相貌全景……其实,庐山的景致是看不完的,只有进入了它的深处,方有不断的发现和永远发现不完的发现。许是这种缘故,真正进入庐山了,反倒不敢说已识庐山真面目,只能说略知庐山的一二三四,充其量是识庐山真面目的五六七八罢了。
  是的,一旦大家都踏上探觅庐山的途径,我们就离真理更近了,人就会变得平静安然,社会也会走向太平吉祥,前路自会锦绣光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19 22:47 , Processed in 0.100513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