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5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气是十分复杂而又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08:0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气”在中国文化思想中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内容而又十分驳杂的哲学概念。这一哲学的基本范畴最早产生于远古时期先民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的生命本体运动的体验。“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许慎《说文解字》释气云“气,云气也”。大约到了西周、东周,阴阳、五行、六气等哲学概念得到普遍移应用,成为人的生命意识的主要范畴,气也成为一种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观念。
    在《老子》四十二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之则生,散则为死。”到汉代,董仲舒则将气作为“天人感应”的中介。王充则进一步认为宇宙之一切皆“含气而生”,人的禀气不同以及所禀元气的厚薄、性质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气质、品性和思想。
    由于“气”的范畴包罗万象,故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到处都可以见到气的概念。无论是自然、社会现象、人的生理、病理乃至精神道德、思想、宗教艺术、哲学等无不包含有气的不同词语和种种解释。例如:天气、地气、山林之气、寒气、暑气、阴气、阳气、燥气、湿气、肝气、邪气、正气、经气、喜气、怒气、灵气、秀气、金石气、庙堂气、山野气、书卷气、丈夫气、闺阁气、村气、士气、精气、奇气、元气、真气……“气”的概念由形象进一步虚化,逐渐形成无形质的纯形上的气。万物皆由气而生,万物无不包含着气。在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审美中更加显示出气的审美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7 21:09 , Processed in 0.122769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