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8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守低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2: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意渐浓的季节,不想贪睡,早早醒来,在小区的院子里漫步,稀少的人群,给了我难得的清静。欣喜之余,边走便肆意的手足舞蹈,算是一种晨练。
    清扫地面的声音打破了我此刻的清宁,不远处那对清洁工夫妇正在打扫小区的卫生。这声音一阵阵传入我的耳朵,极其吵杂。他们每日如此,早起扫地面,中午到下午不停地运送垃圾,可恶的垃圾总也运送不完,令人反感。一辈子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情,起点很低,低到永远没有发展的前途。
    一日听到《坐井观天》的新论,某孩子说,青蛙跑到井外面发现这个世界真大,万一迷了方向咋办?于是,又回到了井底,还是井底最安全。我对此看法哭笑不得,如今的孩子什么想法都有,真是难为老师们了。或许,安守低处也是一种稳妥,至少它可以承受低处的单调。
    在某一刹那间,我理解了那对夫妇,安守低处也是一种对生活宁静的向往,不然奔波的结果或许是伤痕累累。
    喜欢一种花,民间叫它“喇叭花”、“打碗花”,形状酷似小喇叭,真名叫做野旋花。它从初夏开花一直到秋日,不曾凋谢,一朵朵,一串串,好生热闹!不择地点,随处开放,在无人问津的墙角,在土坎上……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
    若不是一个清闲的下午,我还真不认识它。它低处逢生,低处娇艳,低处落幕,但它身上有一种安于贫穷,却很乐观的精神吸引了我。我懂得了低处依然可以开出鲜花,低处依然可以活出精彩!
    安守低处,未尝不是一种恬淡的人生。
    父亲喜欢养花,为了花草不惜代价,母亲埋怨地对我说父亲的不是,我笑着应答。父亲已经退休,凡事早已放开,安守低处只为修身养性,与花草相伴,与露水相吻,何尝不是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我是可以理解的。
    想起陶渊明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在山脚下种些野菊花、豆苗之类的,结果“草盛豆苗稀”,恐怕这种尴尬境界除了陶渊明就再无旁人了。然身处低处,心思淡定,即便没有种出茂盛的豆苗也一样的悠哉。
    那日,在公园看到一个四十多对的女人一边接电话,一边哭泣。心想,这种年级还像小女生一样哭哭泣泣,一定是内心受到了创伤,这创伤肯定缘自某一个男人。人到中年,没有了底气,再也不是花季的娇蛮,委屈能够独自承受,可这样大众场合的哭泣,决绝是心儿伤透。我用多事的心猜测一定是哪个男人负了她的半生,何以让她身在低处却不肯低眉。
    女人,特别是美丽的女人,大都任性有小脾气。青春貌美的时候,后面追逐一大群男孩子,自己就是一个高傲的公主,对任何人不屑一顾。到后来,心气没了,越活越低,低到心冷。
    一直喜欢听《女人心》这首歌曲,歌手那沙哑的音质把一个女人的心唱活了,唱得人想落泪。情到深处必然低眉,为一个男人低眉,低到最低处……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即便爱的卑微,依然心底欢喜,这大抵就是痴情女子的爱情绝恋。
    都说春天是相思的季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这多情的浪漫季节,唯有一朵花般的女子才能真正领略到春的盎然。过了一朵花,两朵花的年级,浪漫似乎早已远离。唉!春又何尝不是惹了一身感怀。
    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单调又没有多少物质诱惑,在同学那里我是一点底气都没有。我记着无论谈什么我都不谈钱,单薄的工资卡何以和她们嫁的那些有钱人的日常消费相提并论,我唯有低头岔开话题。也许吧!没有太大的志向,守着清贫的岁月,做我单调的教育工作,一年一年,一生一世。平庸、艰苦,没有大的目标,只在低处安守。
    有时候,低处落脚,也不是自甘堕落,而是一种放低心态,从平淡中去升华人生。很多成功的人不都是从底层做起吗?像陶渊明那样退居低处,也是一种看尽世事后的淡定和智慧。
    那低处生长的野旋花,不是每个酷夏都在吐露芬芳吗?那井底的青蛙,不是依然很快乐吗?那多少为教育战线做出贡献的前辈们,不一样桃李满天下吗?
    安守低处,一样芳香无比;安守低处,也一样的令人敬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18 09:34 , Processed in 0.130147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