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个女孩,他四岁学会汉语拼音,并能背诵古诗词和短文多篇。五岁入小学,十一岁读初中,十三岁考入高中。她酷爱英语和作文,理想是将来做一名翻译家和作家,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笔记。她的诗文集《月光下的女孩》得到了文学界前辈的好评,冰心为她的诗文选集亲笔题词:“它拥有过美丽的人生。”今天,我把二十年前写就的纪念郭娟离世三周年的短文,再次呈现给喜欢文字的朋友们,以资共勉。 ——题记 娟子,你真的就这样早早地离开人世,离开了那么多爱你和你爱的人,离开了美丽的江汉大平原……1991年5月14日,你悄然告别了十六岁的花季,走了…… 这一年华夏大地失去了太多优秀的女儿。三毛诀别了十丈红尘随风而去。你好伤心,让爸爸一次买了三本关于三毛的书,流着眼泪看。病危前夕,你饱含依恋地写下最后的散文《不再是过客》,偷偷寄给了《散文》杂志(此文刊载于1991年第9期的《散文》月刊上)。你写道:“……忽然发现这世界美得眩目……生命也一定是这样,我们只是受了请柬的客人。也许你被邀请了,也许邀请了别人。没有人能永远地做主人,没有人能拥有一座永远的城市。爱吧!即使只做客人,也要把城市装扮得美一点。当离开时,你已不仅仅是匆匆过客。”这是你对自己短暂生命的真实写照,也是你人生的信念与追求。 你是个纯朴、善良的女孩儿。你最喜欢的性格是:真诚,关心他人。 在你病情恶化终日躺在床上时,只要高烧一腿,就抓紧时间复习功课,还挤出时间辅导同病室的小病友。看到“希望工程”倡议书后,毅然将平时节省下来的20元钱寄往北京。灾区有难,你默默地献出零用钱和衣服,而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却一直用着那只日渐破旧、粘满胶布的塑料文具盒。班上搞公益活动,你总是一声不响地带头干;看电影分发电影票,你总是把座次最差的一张留给自己。在最痛苦的时候,你也有过消沉,但从来不曾放弃过生的意志;你既关心着自己,也关心着与你息息相关的世界。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夕,你躺在病床上给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梅杰分别写了英文信,表达了一位中国小女孩儿对于人类和平的最真诚的希望和祈求…… 你的理想是当一名翻译家和冰心式的作家。遗憾的是,你英年早逝,翻译家的理想来不及实现了;欣慰的是,1992年6月你的诗文选集《月光下的女孩》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1993年3月,湖北省作家协会追认你为该会会员,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作家。 这本由武汉作协副主席涂怀章教授流泪作序,著名作家碧野题写书名,你生前最崇拜的文坛巨匠冰心老奶奶题词的诗文选集,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全国20多家报刊发表荐评文章。我国散文泰斗碧野先生在省作协理事会上动情地说:“我手头保存的一本《月光下的女孩》,是一本中学生最喜爱的书,不少中学生找我借读了这本书。”应众多中学生读者的要求,1993年8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又出了第二版。 娟子,你真的没什么好悔的。在你短短的行程中,别人一生没有追求到的你得到了——真诚的爱。你不是说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世界给我真诚的爱”吗? 1992年10月23日,湖北仙桃市团市委、教委联合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了“向郭娟同学学习”的倡议,并追授你为“优秀共青团员”。你的父亲郭焜山将《月光下的女孩儿》一书的稿酬一万元捐出,设立“郭娟优秀共青团员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共青团员,代你完成了又一个美丽的心愿。 你生前用过的书桌上,放着一本散着油墨芳香的《诗刊》(1992年第2期)。镜框里的你甜甜地笑着,是在读那上面的诗行吗?怎么?你的名字没画黑框?是的,你还活着,永远永远地活着。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好么? ——《珍重,再见》。爸爸说这是你去世的前四天写的。5月13日那天,你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看《三毛的世界》,突然一阵抽搐,手中那本《三毛的世界》颓然落地……你再也没有醒来,永远留在了那个世界里。后来在整理遗物时,在《三毛的世界》的最后一页,发现了这首你用歪歪斜斜的笔迹写的诗: 你说你要走了/去寻找远方的阿波罗/你说:“送送我吧,你是唯一的朋友”/我摇头/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你来的时候/再大的风雨/我也要接你/你哭了/为什么哭呢?/回来的时候/我们一起看孩子们打仗/好吗? 诗读完了,泪水早已在《诗刊》的第21页洇开了几朵哀伤。娟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看孩子们打仗呢?你已经走了整整三年了,今年可一定要回来啊!你不是很喜欢白梅吗?那么,我们一起乘一缕南国的风,去无锡梅园吧!这梅园纯然是一方净土,那漫岭的梅千树万树地白了。娟子,这是那种你最喜欢的花!你看那凌霜傲雪的风姿,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白梅:她的圣洁与真纯为世间所独有! 梅一年一度地开,你能一年一度地来吗?我觉得那千树万树的梅花那一朵都是你,都有你纯洁的芳魂、青春的笑脸,永永远远地眷着这个世界爱着这个世界,又那样从容地面对死亡…… 娟子,又是你的忌日了。我没有什么送你,只有这一纸祭文。对了,那朵南国的白梅已在你著的书里浓缩为一帧风景,它将同你的诗文与品格一起,永世流芳——在我的心里,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里,永远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