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能用“扶不起”逻辑解释老外摔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08:1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引起前后3节车厢乘客蜂拥冲出车门。而地铁方回应说当列车进站后,跑出车厢的乘客立即到站台寻求站务员帮助,站务员亦及时上车对外籍乘客进行救助。

  对这一事件的直接反映,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扶不起”与“不敢扶”,进而通过自我观感再次得出社会风气坍塌、民众良心溃散的旧有结论。当然,如果从传统的视角和惯有经验来看,这样的结论并非没有一点道理。然而,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同一事件,由于特定环境、现实状况的差异,也就不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虽然老外晕倒和大多数国人晕倒所引发的结局都是没人扶,但我们却并不能用“道德滑坡”这一旧有结论去对这一事件单向归因。

  逃跑的乘客并非全是冷漠的看客,不是还有民众去喊地铁工作人员吗?再说,如果一节车厢全跑出去,诸如冷漠这样的说辞可能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三个车厢都这样,则说明这之中必定存在着某一细节上的致命疏忽。要知道,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而又不清楚该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时,逃跑或者与大多数人的行动保持一致,便会成为他们首要的选择。

  事后的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独立的、理性思考的人,然而在群体性的突发事件中,我们的意志则可能在周遭的影响下,变得盲目而随从、甚至缺乏基本的行为教养。故而,万不可挥舞道德的大棒对逃跑民众一顿鞭挞。真正应该思考的,乃是如何在公共领域,构建一个让群体比个人表现得更好的环境。对地铁方而言,当务之急,乃是尽可能多地给民众普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提升他们对地铁运行环境的信任,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地铁车厢上配置一定数量的安全引导员,让他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群体有一个理性的引导,以提高群体的整体应对力,这或许才是最为关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6-16 17:05 , Processed in 0.121865 second(s), 16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