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以往很多公共政策那样,一旦初始阶段形成的高压氛围消失,则往往伺机而动,容易出现某种反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呈现报复性回流。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以来,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4月,仅黑龙江一省,就有三个地方被曝光政府违规兴建办公大楼或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的情况。多地新建办公楼闲置,给出的一个共同理由是“风声紧”、“不敢顶风作案”。 新办公大楼已经建好,有的还装修一新,却一样乔迁无望,只好冷清清伫立在宽敞笔直的大道一侧。用纳税人血汗钱堆砌的大楼居然长期闲置,显然再度刺痛了社会公众敏感的神经。 动辄造价数亿元、十几亿元的新建政府办公大楼闲置,也导致很多问题。一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公共财政资金积压、浪费,物不尽其用,财不到其位,陷入“空转”危机;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管理上的诸多病症,比如,罔顾农民利益,廉价从农民手中拿地;征地补偿不到位,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等等。 令人担心的是,新建办公大楼眼下的沉寂,也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观望、乃至等待政策松动的因素。如同以往很多公共政策那样,一旦初始阶段形成的高压氛围消失,则往往伺机而动,容易出现某种反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呈现报复性回流。而这,或可视为一种投机,理应引起决策层的高度警觉。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闲置办公楼明确处置程序,尽早、尽快处置,减少资源浪费,并回应社会关切。 目前当务之急在于让闲置办公用房“活”起来,不能继续空着。毕竟,耗费了巨额公共财政资金建起来的楼宇,应该得到有效利用。既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已经有房可用,不需要再占用这些新建办公大楼,就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空置率”。拍卖也好、招租也罢,总之是要将公共资源盘活,不能沉淀。 类似的例子此前也有,据媒体报道,几年前,成都市政府新行政中心在遭遇广泛质疑后,将部分建筑拍卖,当地诸多金融管理机构、金融企业纷纷入住。 当然,现时的变现处置,还只是一种善后,治本之策则在于,必须以制度的刚性,约束政府兴建豪华办公大楼的冲动。一是要严肃追查一处处闲置办公大楼究竟是怎样通过审批,又是怎样一路绿灯建起来的。之前,中央已三令五申,多次要求不得兴建豪华办公大楼。对于无视禁令批楼建楼的地方政府相关负责官员,理当问责到位。 再就是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落实到位,不能听任地方政府存有侥幸心理,肆意破坏制度政策的刚性。举凡有章可循的规定,不能止于层层传达,甚至只是停留在纸面之上,沦为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泥,而是要有配套的督察,并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接受公众的监督,以从根本上杜绝投机行为。 一处处崭新的闲置政府办公大楼,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问号,拷问着制度的执行力。期待相关部门尽快就政府办公大楼闲置问题进行摸底,早日拿出处置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