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8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顿悟”与“渐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08:1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分,在艺术创作中有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悟”为:了解、领会、觉醒。用之于艺术创作,即有了解艺术发展之规律,领会艺术创作之精神,启发艺术创作之灵感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悟”的下面有“悟道”和“悟性”两个词条。
    解释“悟道”为:领会道理或哲理。解释“悟性”为: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佛教上讲“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分。俗世间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亦讲“悟”,人和人的交往,获得知识、研究学问,特别是搞艺术创作,也讲“悟”,也有“顿悟”和“渐悟”之别。佛教上的悟,是悟佛理,悟佛道,讲究心身合一,入佛悟道我们现实生活的悟,即悟生活的道理,悟人生的哲理,悟艺术的规律。
    艺术创造与“悟”有更密切的关系,如书论家盛熙明所言:“挥运之妙,必由神悟”。书法临摹和创作中,挥笔用腕,必由神悟,才能达到高妙绝伦的艺术境界。书法学习和创作上的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别,皆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时代不同、地域有别,倘若作者的修养、才情、教育背景不同,所悟的境界、效果则不同,就有了千差万别,这就自然就产生了艺术水平高下之分和艺术风格特点之别,雄健、秀美、茂密、苍茫、拙厚、柔美、清丽、静逸等等,风格多样,情趣盎然。
    我们说自然世界和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许多的不同,有了阴阳之别、大小之异、主次之分、强弱之争、明暗之界、雄秀之变、高低之差等等,才有了差别,才有了竞争,才有了变化,才有了奋发、努力和希望!人与人有了差别,就会有思想认识、艺术趣味、审美理想等方面的差别,就自然有了“顿悟”和“渐悟”之分。
    有的书法家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才华横溢,亲和力强,善于学,贵于钻,模仿能力强,创造思维活跃,加之见多识广,所以能够茅塞顿开,突然之间能够善悟,心胸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光明。这即是艺术创造上的“顿悟”;而有的书法家则为艺诚朴,基础扎实,功力深厚,临摹有方。但思想认识则放不开,稍稍有些保守,遇事喜欢精研力到,慢功出细活,循序渐进,不温不火,最终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这即是艺术创造的“渐悟”。我们说,“顿悟”靠艺术家的才情和修养,“渐悟”则靠艺术家的功力和修炼。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艺术创作的殊途同归,只有风格方面的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书法史上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善悟书理的书法家很多,有“顿悟”的,有“渐悟”的,有悟出笔法的,有悟出结构的,有悟出章法的,更有悟出书法的体势、韵味、风骨、灵感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的草书大家张旭。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日:“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张旭的草书最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他的作品中既包含了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又囊括了宇宙万物的一切自然生灵,从天到地,有动有静,无所不寓于书,所以他的艺术创造达到了“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的高妙境界。这里张旭的艺术创造既有人心灵的感悟,又有大自然之助。成为古代浪漫主义艺术创造的典型。从张旭书法创作的例证来看,我们认为书法艺术的“悟”,是建立在艺术家对人生和自然的综合感悟和综合体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17 07:58 , Processed in 0.114848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