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访护县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22: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登上长江护城堤,眺望长江,一座绿色江洲,一派“凤鸣两岸飞黄叶,日照千帆走白鸥”的景象,葱葱郁郁,独秀江中,令人心旌摇荡。那就是护县洲。护县洲在长江南侧、县城之西北,四面环水,南与县城一水相隔,北与洪湖隔江相望。
    深秋时节,徒步护县洲。
    史料记载,护县洲在元末时期还是芦苇丛生,蒿草遍地,一片荒凉,一渔民驾船捕鱼至此,在河滩上开荒垦殖,数代人繁衍生息,至明末清初,形成上洲和下洲两个自然村落。
    近代为了防洪,洲上人家不屈不饶地修建堤垸,但因江水高涨,又数次被江水淹没,对洲上人家造成灭顶之灾。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平垸行洪”,地方政府决定将洲内村民整体迁出,搬迁到长江大堤以内护城堤下,建起了新农村。
    自从三峡大坝建成后,洲上很少受到洪水肆虐,护县洲又恢复了往日的秀丽。于是,迁移后失地的护县洲人他们舍弃不了这片肥沃的土地,重又回到这片土地上劳作。他们筹资购置了一艘轮渡驳船,全天候轮渡,专门运送村民们过江上洲。村民们成群结队,骑着摩托车,上了驳船,到达洲上,干完农活,再上驳船回岸。如此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
    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清晨,从护城堤江边,与村民们一起坐上轮渡驳船,登上这座江洲,开始了徒步纵横穿越的行程。站在洲堤上,洲内一派秋收的景象尽收眼底。
    听护县洲人说,护县洲长5公里多,宽一公里多,面积有7平方公里。清朝道光年间,洲内筑起了民垸,耕种面积仅有200多亩;后来洲上人家辛勤地垦荒拓地,耕地扩大到5000多亩,种有水稻、棉花、芝麻、蔬菜等作物,又积极造林,几乎所有的空地都植有意杨和芦苇,使之成为绿洲。
    洲内人烟稀少,显得格外宁静。洲上的农民说,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守住这块绿洲,绝不会让工厂进来。不用多说大道理,朴素的洲上农民对绿色的守护,让人起敬!
    尽管已进深秋,但满眼所见都是绿色,泥土里散发着田野的芳香,间或有三两声汽笛声和零星的鸟鸣声打破了江洲的宁静,时有两头膘肥体壮的水牛在江边草地悠闲地吃草,构成了一幅幅“秋高气爽,牛羊肥壮”的田园画图。
    初进深秋的江洲,还没到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的时候,但惟有片片密林,高大茂盛地立于洲地的江边、路边、田沿、堤边,它们像护县洲的守护神,昼夜守护在这块土地上。在秋阳高照的午后,时时让人处于绿荫之下。树荫底下,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野花给人们以亲近和温馨,时而从草丛中“扑棱棱”地飞出几只田鸡、江鸟……
    走进一大片稻田,满眼金黄黄的,那稻子已是谷穗将满,沉甸甸的等待收割了。秋天,也只有在秋天,只有在看到这沉甸甸的稻谷熟了的时候,才让人们感觉出城市里没有的浓浓秋意!
    在茂密的丛林中横穿而行到了江边。这就是护县洲北堤之外的长江干流。这里几乎没有崩岸,树林、沙土、湿地、江水、群鸥……连为一体。从脚下的沙印可看出,江水退去不久。习习江风吹来,让人顿觉消渴,丝毫未感觉到烦热。宽阔的江面,涛涛的江水。隔江而望,可见对岸洪湖市的大沙湖,岸边停靠着几艘大驳船,岸上林木青青。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呼吸着这里的江风、地气,若不想与这里的世界融为一体,那便被大自然抛弃了。
    沿着江边沙地,在芦苇丛中纵向穿行往东南,走向护县洲的洲脑(洲头)。在这里,长江更加宽阔浩瀚。站在洲头湿润的沙地上,犹如站在长江中间,向东、西、南、北方向望去,西南为长江上游,浩大的江面,烟波浩渺,江天一色;东南为嘉鱼大堤,西北为洪湖大堤,长江两岸,堤外防护林仿佛两条绿色长龙,护卫着大江南北两岸的江汉平原。在这里,护县洲犹如一条巨型的鱼,逆流而上,破浪而进,将长江一分为二。又在5公里多的洲尾,长江再次合拢,涛涛而去!家住长江边,常常引以为豪,但从来没有像穿越护县洲那样去亲近长江、亲近这里的天地物华!
    在护县洲,大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自由自在的生长,而后又自然地幻灭,万物生存的法则都是那么井然有序。穿越护县洲,亲近大自然,我们才实实在在地感觉到,那其实是我们要寻找的一座生命的绿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7 20:14 , Processed in 0.147272 second(s), 15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