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董其昌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08:2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若问明代诸多书法家当中谁的影响力最大,可能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是董其昌。在中国几千年书法史上,董其昌可以说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为什么呢?以临书而论,在他之前,古代书法家在临摹时,通常都追求尽量忠实于原作。而董其昌对晚明书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开创了将临摹转变为创作的先河。这种书法观的转变,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既然其书法观发生了如此重要的转变,那么他在具体的论述中、以及书法实践中又是如何表现得呢?
    书论一:生
    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云: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续熟外熟。
    简而言之,绘画是再现的艺术,画家追求的是将自然景色绘入画中,这亦即“写生”。然后书法虽然有临摹,依靠临摹获得古代大师的技法,但这种“成法”却会压抑书法家的创作能力。所以董其昌认为,书法之路必须再往前走,“熟后生”,即熟到最后,要有意识地与古人保持距离。
    他首先要“生”(胜)出的对象,就是赵孟頫。他说: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不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亦输一筹。言下之意很明显,赵孟頫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有着“生”这个观念,已经超越了赵孟頫。
    书论二:奇
    董其昌“生”的理念,也就表现在他追求的一个书法特质上。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余学书三十九年,见此意耳。在这里,董其昌再次表示,赵孟頫的书法就是太追求“正”了,所以始终没有进得了晋、唐书法的门,更别说得窥堂奥了。
在董其昌以严谨的楷书抄录诰命书中,也在某些地方留下“生”的痕迹,某些笔画故意写出“破笔”,以表现“奇”。
    书论三:率意
    如上所引,董其昌声称,如果他要是“作意”,即使赵孟頫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里的“意”具有双重含义。一是要合古意,合乎法帖。但是,在董其昌看来,可能更重要的是另外一种“意”:东坡诗论书法云:“天真烂漫是吾师。”此一句丹髓也。
天真烂漫即是一种率意。事物的原始状态是“生”且纯真的,非“作”而过正的。纯真的内在世界,应该透过书法上得“生”、“奇”真实地保存下来。
虽然董其昌持以上这几点观念,但从更为宏观的书法史的角度来观照,他的书法也并没有完全脱离帖学的传统。他临摹的范本也来自帖学谱系,他的书法也是相当的典正优雅。
因此,在书法史理论上,他仍被尊称为“帖学传统的最后一位大师”。
    但是,他强调并实践的这些书法理论,却引领了一代风气。如他的下属王铎,更为激进。同时,追求“奇”的滥觞,也隐隐给后来的碑学提供了一道曙光。
    不过我认为,我们讲董其昌,意思还是在入门。对于现在的书法学习者来说,首先要明白的是“字须熟后生”。先老老实实地习帖、练字,然后再去追随历史烟云中远去的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3 22:01 , Processed in 0.148040 second(s), 22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