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7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家(张瑞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12:5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在苏伟老师博客中看到《千高原》第三期目录,我的散文《打工记》入选,并被放到“特别关注”一栏中,胸中的一口闷气终于吐了出来。
    《打工记》写于2009年,当时直接写在qq空间里。后来qq被盗,号码找回来时,所有文章都被删除,本来放着《打工记》的地方,放上了充气娃娃的广告。所好的是,我对自己写的文章大都能背诵,于是在空间中重新写了《打工记》。
    《打工记》是我写过的散文中,最得意的作品,我一直把它视为我的代表作。这篇散文,真实再现了我经历过的一段最艰苦岁月,看似调侃的文字里饱含血泪。这篇散文,打动的第一个读者,是我自己,我用键盘敲下那些辛酸的文字时,泪水如注。第二个被感动的读者,是我的妻子,我把还未经修改的文稿念给她听时,她正在揉面,她用手背不停擦拭眼窝,鼻尖和颧骨上沾满面粉,滑稽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之后,很多喜欢文字的网友为《打工记》点赞留言,我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文友。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邯郸女孩,看了《打工记》后,向我索要汇款地址,她要打三百块钱给我。我告诉她,我现在已经不打工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生意,过的很好,她才罢休。
    对《打工记》的自信,让我胆肥起来,接连几天,我从网上搜索各种刊物的投稿邮箱,几乎投遍了大大小小的刊物,结果只有一个,泥牛入海。我不服气,于是又把《打工记》上传到了网上。2012年,在“百透网”,这篇散文脱颖而出,散文标题用头号字体书写,被版主放到首页最显著的位置,并配有插图,连续两周都没有被刷掉。这篇散文的点击率迅速飙升,突破五万,留言跟帖达一千多条。所有的评论中,说的最多的词汇是“感动”。
    让我困惑的局面出现了,我的散文能够感动许多普通读者,却无法感动那些刊物的编辑。我因此深入思考了一系列有关文学的问题,我扪心自问,究竟是我的散文出了问题,还是文坛出了问题。如果问题出在自己的散文,那为什么可以在普通读者中引起共鸣?如果文坛出了问题,那问题的症结在哪?
    我很多年不读期刊和报纸了,所以不清楚编辑的选稿标准,这可能是《打工记》在纸质刊物上失败的主要原因。在屡次投稿失败后,我翻阅了大量文学期刊,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二十年后看到的刊物,和二十年前看到的,几乎没有两样。纯文学这个亘古不变的模子,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大量的散文作品,很少写走心的东西,依然在玩文字游戏。作者要传达的,并不是自己的真情,而是要告诉读者,他很有文化。大量的散文作品,最常见的就是引章摘句的那种,而我的散文里,甚至可怜的连首古诗都没有。其实,我七岁的时候就会背诵一百多首古诗,但我总觉得,照抄古文不是写出好文章的本事。当今的人们,生活在变革开放的年代,对假大空的东西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普通百姓都不爱看书的原因,因为书里的东西,离他们的生活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活的年龄也不小了,可以说经过了多次社会变革。我可以毫无假意地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现在这样美好。所以,我由衷地赞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共铸中国梦。但是,文学不是喊口号、唱高调的游戏,文学始终是和真善美不可分割的。文学一旦失去了本真的东西,也就和普通民众割裂开来,成为一个小圈子里的事情。我的《打工记》,是对改革初期“盲流问题”的一种反思,里面暴露的社会问题,恰恰是新时期要克制的,这又何尝不是对主流文学的一个补充,又何尝不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推进。然而,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鲜血淋漓,编辑们才把它视为异类,一棍子打死。
     我一没权,二没名,如果勉强算是文坛里混的人,也不过是蝼蚁一只。蚍蜉又何以撼动大树,我所能做的,就是把困惑强压在心底,孤孤单单地以手写心。我一直以为,写到死,也是一种错误。然而,最近一次偶然获奖,却让我看到了一线曙光。可以说,那个奖项虽然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女士的关注和认可,对于我,依然不会改变什么。让我激动不已的是,在一个更大的圈子里,我找到了我的同类。他们都是一些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佼佼者,他们对文学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让我明白,以手写心并没有错。
     前两天,看到苏伟老师发在群里的关于《千高原》的选稿标准,明确表示不要那些风花雪月、云山雾罩的唯美的东西,我感觉,《打工记》印成铅字的时机到了。于是,心血来潮,把稿子投了出去。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苏伟老师就在群里高度评价了我的作品,并立刻把《打工记》排进了《千高原》第三期里,放进重要栏目。我除了用受宠若惊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千高原》杂志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大型文学期刊,虽然属于民间刊物,但在国内的影响力很大。目前担任《千高原》杂志的理事长是万伯翱先生,万先生是中国作协会员,原中央领导人万里委员长之子。《千高原》的前身是国内最大的散文期刊《散文世界》,《散文世界》由原中国散文协会会长林非先生创办。《打工记》能够刊登在这样有影响力的杂志上,是这篇文章的福分,也是我的幸运。
      昨天,和圈子里的一位文友聊天,我说,一个文学孤儿找到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4-11-23 21:50 , Processed in 0.122074 second(s), 18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