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充电宝何以频频“闯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6:0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充电宝摸底监测,共采样32批次产品、224件样品,结果竟“全军覆没”,其容量虚标、电压不稳、外壳阻燃性差等问题,都给消费者和公共场所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充电宝接二连三“闯祸”,起火、爆炸、自燃,问题频出。而市面上充电宝品牌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山寨货盛行,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甚至不知该去哪儿才能买到合格产品。
  充电宝劣货横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行业没有门槛、质检没有标准、监管严重缺位。几个电芯、一个PC板加一个外壳,就完成了一个充电宝的组装,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有些仿货、翻新货的生产成本甚至只占销售价格的20%。高额利润的驱动,滋生了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行业乱象。
  不可否认,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伴随着一些问题,但有关管理部门的反应总是慢半拍,问题被曝光之后才发现“无标准可依”、“无质量保障机制”,这才是最令人失望的。充电宝现身于2011年,目前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3年之中,质量监管和生产标准本应迅速跟上,可事实并非如此。
  规范充电宝行业秩序,首先应从制定充电宝的相关标准做起。今年5月1日,《USB接口类移动电源》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并规定以行业协会标准作为移动电源行业的检测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专项检查和销售规范,生产商并未完全按此标准操作。国家标准是一个体系的建设,除了制定硬件标准外,如何检测、如何抽查,都应有明确要求,并加以法规约束,让企业不敢造假卖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充电宝行业的发展走上正轨。
  “监管者生病,消费者吃药”,这几乎成了产品质量问题的一大痼疾。经历过多次阵痛,却没能彻底唤醒有些监管与执法部门的责任心。应适时启动问责机制,从行业准入无门槛问题入手,令“瘦身”的监管者尽快强筋健骨,让“虚胖”的充电宝远离大众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沽源文苑---- 沽源人的网上家园 ( 冀ICP备13002250号-1 )

GMT+8, 2025-4-14 11:06 , Processed in 0.115657 second(s), 14 queries .

联系电话:13400461018; QQ:824344191, 2092558354

© 2012-2013 guyu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张家口红枫网络信息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