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中元节-面娃娃(康海燕)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莲川文学
时间:
2017-9-5 21:36
标题:
中元节-面娃娃(康海燕)
4.jpg
(40.6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9-5 21:36 上传
随着情人眼里桃花朵朵,商家眼里金光闪闪,文人骚客眼里浪漫多情的七夕的远去,七月十五,民俗中的鬼节,亦步亦行的款款走来了。
农历七月,俗称为鬼月,农历的七月十五有七月半之说,也叫鬼节,中元节,佛教中又称为盂兰盆节。七月也称为孝月,源于佛教弟子目连救母。传说每年到了农历的七月,鬼门关就会大开,尤其是七月十四夜到七月十五夜,是百鬼放假到阳间放松的日子。在民间七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这种祭祀往往是从七月十四就开始了,因为家中若是有当年新丧的人,是必须要提前一天去祭祀的。
七月十五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是需要去上坟祭祖祭祀的鬼节外,然后就是母亲给做的面人蒸的面娃娃了。每年到了这一天的时候娘总是会叮嘱我们晚上必须要早早的回家,不能在外面贪玩,否则的话就会被外出的鬼魂缠上,如果要是谁回家晚了也要在进门前拍拍身上跺跺脚才可以再进家的。
小时候每年一进入了七月,村子里便有一些生活富裕家境殷实的人家陆陆续续的给家里的孩子做了面人拿出来玩。看着人家抱着面娃娃玩的眼红,嗅着那白面馍馍甜馨的香气,于是没有面人的孩子们便会哧溜烟的奔跑回家,然后央求自家的娘赶紧也给做一个。这个时候的每个孩子好像都是听话极了,如果娘让帮衬的做些什么家务活都是积极的自告奋勇的样子。
那时候毕竟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有富裕的人家真的很少,尤其是白面更是少的可怜,家里日常能吃一顿白面做的馒头或者烙饼那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而且这样的饭多数是家里有了客人或者是过个什么节日才会有的待遇。可是小孩子即使是再熟知生活的艰难又那懂得这许多了,只想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了面娃娃了,娘你赶快给我也做一个吧。
其实即使不说,娘每年都会给我们姐弟几个每人做一个面人的,娘一早就会把给我们做面人的白面都准备好了,只是等的临近了日子才会在我们翘首企盼和欢喜雀跃中,从大蒸锅腾腾的热气里拿出了我们昼思夜想思慕了许久的面娃娃。
娘的手很巧又是勤快的人,无论是平时的缝衣做饭,还是逢年过节的打理,都是毫不落步,我们几个孩子出去永远都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样子。清明时娘缝制的清明结最好看,端午节娘折出来的五福最好看,过年时娘剪的窗花最好看,所以娘做的面人当然也是最好看的。
那时候的白面很缺,而且面粉是白的少黑的多,色泽真的是相差甚远,为了节省下点好的白面,我们手里的面娃娃于是在娘的巧手就变得有了色彩,不像别人家孩子手里的娃娃只是一个或者白生生或者灰楚楚的面偶。我们的娃娃会有干净白皙的脸蛋儿,但是还会有花色的衣裳。因为娘会用黑白二种面团,然后再配上红红绿绿的颜色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娃娃。
记忆中的面娃娃总是头和身子被玩的早早的分家了,这时候娘就会拿二根筷子把它们固定在一起再拿给那个因此破涕为笑的孩子。心急的孩子,这个面人也是玩不了几天的,因为那种白面馍馍的香味会一直在诱惑着你,于是一个面娃娃就会慢慢的在今天失去一朵花,明天丢了一枝叶中被一点一点的送进口中充饥了。
我总是不舍得吃掉娘给做的面娃娃的,于是一个松软的散发着白面馍馍纯香的面娃娃在我的坚守下常常会变成了坚硬的钢铁侠。直到外面的孩子已经没有人再提起面人了,直到不知什么时候面娃娃已经走出我的视线了,或者我早已经被新的事物吸引去了注意力,我的面娃娃才会真正的消失了。
后来娘告诉我说,面娃娃被她都收拾起来重新做了面肥和在一起早已经蒸了馍馍给我们吃掉了。那时候真是没有一点东西是能浪费掉的,即便是无法再吃的剩菜剩饭也要留给家里圈养的小猪小狗,那时候的字典里就没有“浪费”这二个字,只有节俭,节俭,再节俭。
时光荏苒,岁月一天天的老去了,娘也一天天的老去了,童年也渐行渐远了,面娃娃也真正的离开了我的生活。长大以后再也没有吃过玩过面人了,但是陪我长大的童年面娃娃已经变成了记忆里的珍珠且熠熠生辉。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