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书法初学 这有秘诀 [打印本页]

作者: 那年冬天    时间: 2017-4-12 08:28
标题: 书法初学 这有秘诀
    一、选帖
    首先是选帖。选用:《颜勤礼碑》、汉《张迁碑》、《好大王碑》、北魏《张猛龙碑》、《圣教序》、《兰亭序》、米芾行书、《钟繇小楷》、二王手札。初学一般从汉隶《张迁碑》、唐楷《颜勤礼碑》或魏碑《张猛龙碑》入手,大概临习两年。有一定基础后转入行书或小楷的联系,然后再临习二王手札类行草。
    从汉隶入手,如《张迁碑》,结构字形方整,方笔明显,笔法较易掌握,入手较快。隶书练习能帮助自己感受、体悟书法的金石味,以及结字造型的古拙、活泼,对自己提高线条的质量大有帮助。学好隶书后,可以转学唐楷、魏碑或行书。
    从《颜勤礼碑》入手,较之《张迁碑》,进步明显要慢些。因为《颜勤礼碑》毕竟是唐楷,笔法要求高。一笔一画、一招一式都要到位,所以花在基本笔画练习上的时间肯定要多多了,但《颜勤礼碑》写好后,对转入写行书是比较快的,因为可以直接颜真卿的《争座位碑》。
    从《张猛龙碑》入手,较前两种帖更适合初学,因为它楷法比较成熟,结字古朴方整,约之可以转向唐楷的研习,放之可以去窥探行书,老少皆宜。另外,练魏碑能够把点画线条写得厚实,这对以后转入行书练习大有好处。练帖的人写行书,线条一般妍美柔弱而厚实不足,但魏碑能补之。
中老年人学书法,一般不要学唐楷,而是从魏碑入手。因为学唐楷需练半年的基本笔划,练魏碑基本笔划结构相对要求没那么严,可以边练字边练笔划,入手快一些 。帖练习三年左右,临习要能达到形神兼备。 有了这种临摹的本能,就能迈出成功坚实的一步。
    其次是换帖。有了楷书或隶书的基础,接下来就是换帖。可练小楷或练行书。从魏碑或颜体到小楷,虽然悬殊很大,但可以用致广大。大可以写榜书,小可写小楷,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我们练隶书、楷书或小楷,最终都是为练行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和准备,因为书法最终是艺术家书写性情,而能让我们淋漓尽致、舒散怀抱、挥写性情的,就是行草书了。所以一个书法家如果不写行草书,就像女人没有生育过孩子一样,还是不懂女人味,也不能成为真正懂书法的人。二王是书法的正脉,任何想绕过二王、走旁门左道进入艺术殿堂的想法,都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因此,《圣教序》、《兰亭序》、二王手札,是我们要用一生经历临习,渐渐发现研究和发现的。
    二、 笔法
    笔法是学书的核心。古人云“用笔千古不易”,它是书法家要用一生时间研究的问题。在讲笔法之前,必须明白一个笔划运笔的三个过程,即起笔、行笔、收笔。运笔中要把这三个过程表现出来不是易事,它需要作者对运笔的提按有很好的驾驭能力,在瞬间用柔软的笔锋把提按顿挫转换交待清楚。
    在一些介绍书法技法的书中常看到一些用细线箭头注明的行笔示意图。但在我们的实际书写中,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像写横划、竖划,书上箭头的指示,是先向前逆锋入纸再回锋向右运行,竖划亦然,但我们真正写的时候,则不同。古人讲,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用八个字概括可这个复杂的过程。还有笔划的藏锋,是一个瞬间的过程,在零点几秒之内就完成了,如果机械地理解藏锋、生硬地按照那样的行笔示意图练习,是很难得到法门的。因而笔法在书上是很难找到、也很不好理解的。古人学笔法都是口传手授,有张长史传颜真卿怀素笔法的故事为证。我在学习中,也发现一个调锋的重要性。像写楷书的横划,我发现起笔后首先一定要调锋,要把笔锋铺好,笔毛不能拧、不能扭,要中锋行笔,笔锋要受力,这样写出来的线条八面出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反之,如果笔毛拧、扭、变形,线条就会软弱无力,笔锋不受力、不入纸,墨好像抹在纸上一样,没有生命力。在实践中,我发现调锋要用好手指,尤其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像从左往右运行的笔划,如横划、提划,调锋时大拇指微微把笔管往下拧,调至笔锋铺平再运行。从右往左运行的笔划,如撇、竖等,调锋时则微微往上拧。这种调锋方法在学习中是必须掌握的,收效也明显。我写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们的点划看起来都很生动,其实这就是调锋、中锋行笔的妙用。古人云,“中锋行笔,力在字中,下笔有力,肌肤之丽。”
    一个点划把起笔、行笔、收笔是三个过程都交待清楚了,其实还是不够的,它还要求收笔表现出点划的形态。在书法审美中,书法的美很大程度上是线条的美、点划的美。是点画、线条通过空间的分割创造展示出来的一种意境、意韵的美,因此点画是构成一幅作品美的基石。点画的美是书写时必须精心表现的,表现点画的形态美是提升书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一个点画不但要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收笔还要把点画的形态表现出来。
    在书法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会了调锋,学会了点画的三个过程,收笔再能把点画的形态表现出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三、学书方法
    书法不但有技法,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书法,结果始终进不了书法艺术的大门,这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因为不懂方法,常年重复自己的错误,练三、五甚至十年,都只能在殿堂的门外徘徊。
    在书法教学中,总结了三个字:看、比、改。
    看,就是要仔细观察、下笔有由。“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如何体现“精”字?我认为初学者要做到:一是要观察横向竖向点划的起笔和收笔这两个位置,二是要观察倾斜笔画如撇、捺、斜钩的倾斜度大小,起笔、收笔以及笔画中点这三点的位置,默记于心。这样,让自己通过观察把点画的起行收止搞清楚。另外,我把汉字的结构关系归纳为简单的四种关系:对称关系、疏密关系、收放关系、倾斜(平衡)关系。这四种关系对理解汉字的机构规律,帮助自己提高汉字的结字能力很有帮助。如“重”字,有两种关系是很明显的,一是对称关系,二是疏密关系。从对称关系上讲,他的竖画是起平衡作用的,所以竖划千万不能写偏了;从疏密关系上看,他的横画像我们的衣扣一样要距离匀称。计白当黑就是这个道理。如“春”字,有三种关系。一是横画之间的疏密关系,二是撇捺之间的舒展与上下笔划的收缩关系,三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关系。因此,要把“春”字写好,上下要收紧、撇捺要舒展、中轴线要剧中。再如“衣”字,是倾斜(平衡)结构关系的字,它的里面又有撇捺舒展笔划,所有又存在收与放的结构关系。由于存在这两种结构关系,因此“衣”字的横画一定要斜,右上必须收紧,否则就会松散。
    比,就是临的字要跟范字比,看差在什么地方,找出原因。这是简单的比,进一步的比就要看其他高手临帖和自己临帖有何不同,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
    改,就是把临错的、不准的地方纠正过来。改,还有一个就是改变思维、改变方法的问题。有些帖说不定临了几年还没有找到感觉,这就要求改变思维方法了。
    看、比、改是一个观察、思考和重新作出判断的过程,对避免写自由体、指导临帖十分有益。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