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婚之典
[打印本页]
作者:
孙志刚
时间:
2017-4-9 08:19
标题:
婚之典
本帖最后由 金莲川文学 于 2017-4-17 22:19 编辑
timg (1).jpg
(51.9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7-4-17 22:19 上传
结婚乃人生之大事。男女彼此把对方确定为生活伴侣,共同在一起过日子,叫姻缘。得到社会认可告诉大家知道,便产生了仪式,仪式根据风俗条件意愿或隆重或简单皆称为婚礼。千百年来,中外各民族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婚庆活动,证明了婚姻于人生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如今婚礼的形式内容既保持传统又追随潮流,仔细回味虽风格迥异规模不同,但仍是民俗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我记忆中的最早婚礼是义圣宫街旧院邻居高家小伯伯娶媳妇。新娘子浓眉大眼,一条又黑又粗的大辨子乌光闪亮,身着花布褂子沾满喜庆。一对新人在院中简单的完成了拜天地的仪式,围观的老少爷们喜笑颜开,孩子们傻乎乎地都得到一块喜糖,拨开含在嘴里,甜滋滋地味道感觉美极了。文革初,二爷家的小伯伯办喜事,中午放学跟着二哥过去看热闹,仪式没看上,只见二爷家的几间房热热闹闹,亲戚朋友贺喜祝福,大人小孩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二奶奶把我们几个孩子召集到院中的一个小饭桌前,一人一碗喜面,吃得香吃得尽兴,这算是第一次参加婚礼吧,好歹也吃了饭,高兴得很。其实作为孩子,哪懂得结婚办喜事,跟着大家瞎乐,童心无忧啊!
七五年大哥结婚时,家里光景正处困难之际,娶媳妇要操办酒席,把母亲急得团团转,好几夜都辗转难眠。经过七挪八借想办法,喜事还是如期举行。家里小房子就是厨灶之地,二姑夫充当大师傅,二哥帮厨,我和弟妹跑腿应事,加上亲戚朋友帮忙,一场婚礼办的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土坑上摆设薄酒便席,菜不丰盛酒不充盈,客人却无埋怨之言,大家推杯换盏极力捧场,为新人的婚礼送上美好的祝福。待席散客走后,我们个个累的人困马乏,母亲评话说:“阿弥驼佛,这一天总算过去了”!
八七年我结婚时,家里的情况就好多了,婚礼的酒席也就像模像样。大哥找的场地承办婚礼,院里用苫布搭棚,砌灶台设水炉,雇的厨师请的总管,鱼肉菜料一应俱全,婚礼用品购置停当。楼上楼下宽敞明亮的大屋酒座齐备,白酒啤酒准备齐全,同学好友一同上阵帮忙,一场婚庆搞的热烈气派,东家高兴客人满意。当我的大婚仪式圆满完成时 ,心中充满对父母哥嫂及亲朋好友的感激,那迎亲的场面,那酒宴上的热闹情形,那华灯闪烁的新房,就是今天回忆起来,那情那景历历在目,让我不能忘怀。
二零零五年,我在开发区天泽苑酒店工作时,有一家在哪办婚礼,上下楼的雅间及大厅全包满了,大概六十桌酒席,场面宏大操办奢华,令一般人家不可及。一时冲动,我特意将来参加婚礼客人的车辆尽数一番,大大小小拢共不下百辆,把酒店四周街道放了个满满当当,规模可见一斑。一场豪华气派的婚礼庆典,无权无势无钱,岂能如此讲究,岂能有那麽多宾客捧场?可见婚礼不仅是一对新人的风光无限,内容因势利导往往会变得复杂得多,其中的细节乃至背景是我们平常人难以想象的。不管怎么说,既然要结婚,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招数,都是办婚事,结果各不同。纵观那些豪门贵族明星大腕,他们的婚嫁场面花销置办,奢侈程度令人咋舌。什么教堂式田园式,什么汉服盛典水中浪漫等等,五花八门各具风情,一般百姓的婚礼与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八月中旬,二哥家的侄女娟娟出嫁,迎来送往大家忙活了两天,婚礼完毕,几多感慨。现今我们这辈人无论娶媳妇聘闺女,身为父母都是竭尽所能倾囊而出,只要孩子们高兴,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尽量使婚礼办的风风光光不留遗憾。那风采宜人的新人写真相册,那动人心魄的婚纱礼服,那价格不菲的婚庆套餐,无不说明当下置办婚礼的纷繁程度,做父母的能为儿女操持一场像样的婚礼庆典实属不易。当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出现在他们孙女的婚礼庆典之中,一一接收亲朋好友的祝福,脸上泛着喜悦的神采。哪一时刻我的双眼浸满泪水,不由地鼓起掌来,心情分外激动。是啊,虽说这是一场普通人家的婚礼,可它同样象征着美好与和谐,它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当一对新人步入他们新婚殿堂时,生命之花开始绽放,幸福的篇章从此打开。
作于二零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