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评《生命的历程》(王朝旭)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莲川文学    时间: 2016-9-7 20:27
标题: 评《生命的历程》(王朝旭)

  前几日,获赠张瑞书记的新书《生命的历程》,读后,很有感触,平淡的叙述,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之前,我从没完整看过一部小说,这次例外;也从没写过书评,这次要写。之所以感动,并非完全因为作者笔力的深厚,是源于书中主人翁虽病患缠身、几经死亡威胁,却依然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是因为一个信仰坚定、无私无畏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打动了我,感染了我,有所共鸣,使一个困顿的年轻党员又找到了让自己的信仰坚定下去的参照物。不虚不假不装,事实就是这样。
  个人认为,《生命的历程》既非纯正小说体裁,也非回忆录的行文方式,更非人物传记,因为书中似有未尽事件或人物进行时的影子,但平实的近似日记体的叙述,真实,坦然,撞击人心,给人以力量,让人思考。掩书而思,一个历经磨难却又出尽风头的男人,一个仗义执言却也能融通逆变的厅级领导干部,一个源于农民却终没跳出农民情愫的共产党员,跃然心中。单从这一点上说,作品的人物塑造是极其成功的。其实归功于文学塑造是不准确的,民谚说“说一万,不如动手干”,此文是主人翁一件一件“做”出来的真实,而不是“说”更不是仅靠笔力就能完全通达的。适逢全民逐利的时代,社会乱象让众生困惑,在这样的变革期,此书如荒原中的风向标一样,引领正能量走进人心,对党内新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书中“苦水泡大的孩子”,家穷没穷了志向,这是源于母亲自强、乐观的教育,教育的资源就是特殊情形下的爱。三次解脱式无奈的索命,让人感觉到:苦到了无所谓生死,穷到了只剩下了爱,那是整个时代的特征;“破布裹金娃”是一种祝福语,更是一种传世哲理,一语道尽世间因果,因果相承,善果是必然的;皮包骨的大个儿?我给画一个问号,并非不信事实,也许作者并未深解,但却真实蕴含了未尽情节,能遗传身材,就能遗传性格,传教品格,也能说明父母自强的性格终是换取了家境日渐殷实的结果,才能有高大的身材。
  困苦磨难能让一个人倒下,也能让一个人自强不息,终成正果。主人翁的生命历程中,无论是村支书、校支委,还是局长、县长、县委书记,还是后期的更高职务,始终贯穿着一种自我历练以及与病患抗争的精神,也始终贯穿着一种轻荣辱、重实干、干事业、民为天、讲客观、讲原则的为官之道。这种精神和气节看似自然天成,实则源于童年,源于家教,源于那年“过劳动关”的历练,源于对天下苍生的感恩之心。除文革时期的困惑外,书中反面人物用的笔墨较少,表象阳光豁达,和善机敏,实则嫉恶如仇,当仁不让。从主人翁后期职务晋升的时间间隔以及同类人物环境的职务升迁的对比上看,以及为求自我平衡和作品主题的积极向上,对其领导层及其身处的大环境顺带性的赞扬上看,以及小说结尾描述的对其子女成功的正统教育的感悟上看,流露出主人翁对时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的担忧和不解,这是信仰的内在表现。我想,这些问题必将以此书为风向标,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困顿者,我如作者一样,坚信正义和信仰正在回归,一切向善。
  一个真的共产党员是可敬的,让我感动至深,作品中的感人事迹应该改编为影视,广为传教,教育后来人,慰籍作者的奋斗之情、忧国之心、爱民之愿。
  评论中,言语由衷,虽有臆想猜测行为,但我心如此,不说不快,希望作者能容逆顺赞。书中主人翁能有“俯仰无愧天地,功过自有春秋”的心境,我就应该言无不尽,直面当下,不论得失,不论大官儿小官儿,先生后生,只愿能在思想和信仰上众生平等。

作者: 坝上人家    时间: 2017-1-26 12:21
其实,生命的本真,来源于家庭的启蒙,给予的力量源泉。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