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乡村之旅(刘继荣)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莲川文学    时间: 2016-9-6 15:34
标题: 乡村之旅(刘继荣)

    我侄女(我堂哥家的一个女儿)住在离闪电湖不远的一个村子。这个村子背靠蝈蝈山,面对一望无际的草滩,几年前我们几家亲戚曾经结伴到她家做客。到那之后,我们先到山上,草滩去玩。辨识回忆着各种野花的名字,拔几把野菜,参观一会儿她家郁郁葱葱的菜园。脚下绿草茵茵,头上不断变幻形状的白云,迎面吹拂着草原夏季特有的轻柔凉爽的风。亲人们面对镜头留下一张张难忘的合影。我们回到家,饭菜已准备妥当。大锅炖的闪电湖的鲜鱼,园里现摘的新鲜蔬菜,围桌而坐的亲人们的欢声笑语。这家乡的味道,这温馨的画面,我身在异乡时经常回想起来并多次跟朋友们描述过。
    侄女也高中学历,也有微信号,我们微信联系时她告诉我去年种菜收入不错,还发来高中同学聚会的照片,每一张都是幸福的笑脸。并特意邀请我去吃闪电湖的鱼。我回来后兴冲冲地邀上朋友就去了。村子离闪电湖旅游区虽然只有几公里,但热闹是别人的,这里仍很寂寞。村里的街道没有硬化,依旧是尘土飞扬间或有牲畜粪便的土路。农忙季节,农民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一个墙角坐着几个神情漠然的老人。侄女家也三点钟就起来卖菜去了,钥匙留在院子里一个地方。进了院,一条黄色小土狗在墙角象征性地叫了几声,几只母鸡在杂草间悠闲地踱来踱去。房子感觉比前几年也旧了。进了屋,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新家具。一个城里的朋友有点小失望。她想象中的农村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农村做客应该是孟浩然诗里描写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感觉。没到过农村的城里人因这几年城市出现的污染拥堵等问题,总是把农村想象成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即便是在农村长期生活过,即便是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场景,我们曾经经历的生活,离家久了对于家乡的记忆,因着思乡情结,也只筛选下那些美好的人和事,那些美好的画面,而把不愿意回忆的过滤掉。这样一来,正面的美好的被放大了强化了,负面的被屏蔽了。于是农村就成了人们心中笔下的圣境。现实情况是农村不光有城里没有的美丽的山水,清幽的环境,还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春种秋收喂猪放羊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城里人来农村旅游“啊,好一派田园风光”可是站在田野看风景怎么能和在地里挥汗如雨劳动的感受一样。菜贱伤农,我们轻轻地一声叹息,怎比得了农民辛苦一年白干生活无着的痛心。
    这几年农村政策好了,农民收入确实一年比一年高了,但为什么农村家庭硬件建设跟不上,农村还是这么破败呢?我这个侄女家就很典型。她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城里买房成了家,又给二儿子在县城按揭买了房,以种菜不稳定的收入来追赶城里不断飙升的房价,她怎么有能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她为什么还感觉很幸福呢?主要就是农村人的观念,父母必须为儿子娶媳妇买房,否则就是不合格的父母。她两个儿子都能在城里买房,成家,她觉得她任务完成得不错。她为儿子付出无怨无悔,她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这几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并在城里安了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造成了农村的凋敝,尤其是贫困地区,富裕地区这问题就不严重。我坐高铁从桂林到北京,从上海到北京,一路看着车窗外一幢幢别墅的新农村,去保定,看见保定周围欣欣向荣干净整洁的农村新貌,我都会感叹,我的家乡什么时候也能像这里一样。而我们县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城里安家。即使在村里种菜的一小部分人,因村里没有学校也在县城买上房以便让孩子上学,不投资在村里建房。我们县的农村仍然没有自来水,仍然是臭气熏天的旱厕,仍然是雨天一踩半脚泥半脚牛粪的街道,仍然是破旧的房子,
    那天我去理发,因是晚上人不多,几个学徒小姑娘叽叽喳喳说笑,我问她们是哪里人,回答都是农村的。“如果你们学不成个理发师傅,将来回农村吗?”回答非常干脆“不回”。“为什么”?“种地太累”。“怎么生活呢?”“结婚让男朋友家在城里买上房,最好再买上车,自己打工挣个生活费,还是很容易的”。“啃老吗?”“现在的年轻人不都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城市化进程加快可促进工业化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飞奔的中国经济可不可以放慢一下脚步等一等农村和农村的农民。准备靠父母的力量在城里买房,正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的农村青年,可不可以体谅一下父母的艰辛,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些倾尽全力帮孩子在城里安家的父母,可不可以怜惜一下日渐衰老的自己,适当安排一下自己的生活。
    忽然看到一则消息,中央未来两年准备投资十个亿建设六千个美丽乡村。我希望有我的家乡和蝈蝈山下的这个小山村。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