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一个人的旅程之五:雅丹,岁月流逝的痕迹 [打印本页]

作者: 武雁萍    时间: 2015-7-28 08:18
标题: 一个人的旅程之五:雅丹,岁月流逝的痕迹
       雅丹是维吾尔族语,原意指陡壁的土丘,现作为一种地貌名称使用,即雅丹地貌。

       西行之前,我对行程所达的地方做过网上搜索,以此来了解一些当地的古迹、景点及风物,雅丹这个词被我搜索出来,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由于太过眼生,我没有花时间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只是看了几张图片便一带而过。直到来到敦煌,直到要去玉门关,我才决定要去雅丹看看。因为雅丹距玉门关只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已经千里迢迢地来到敦煌要去亲临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了,何不再西行百十公路逛逛雅丹魔鬼城呢?这样,雅丹才有幸进入我的西行之旅,雅丹以及雅丹所带给我的心灵侵蚀与思索才得以在我的记忆里留存。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二00八年五月三日,一个扬着沙尘的早晨,我沿着古疏勒河谷一直往西,踏上了去玉门关和雅丹的行程。

       五月初的西部戈壁依然是枯黄连着枯黄,唯一能给戈壁滩增添绿色的骆驼刺仍旧在荒野中沉睡,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在这个风沙弥漫的末春上午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王之涣的《凉州词》创作于盛唐时期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候,词中所指的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辞官回家喜好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的王之涣,我想在写《凉州词》之前一定到过这里。或许他来玉门关的时候也是五月,我眼睛里感觉到的应该和一千多年前他眼睛里感觉到的东西一样:春风翻山越岭走到这里实在是累极了,再挪不动半步停在了玉门关内。望着车窗外风卷着沙尘飞舞,闻着车厢内刺鼻的沙尘味道,想着王之涣千古传唱的诗句,我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岁月淘尽了一切繁华落寞人生百态却淘不尽玉门关外的一层沙!岁月的船似乎行到这里就被黄沙搁浅了,慢慢地船身松动离散,再也划不过时间的彼岸。玉门关陷在了时间的背影里,陷在了茫茫戈壁的苍凉里,那夯筑的黄土墩台也仅仅作为一个遗迹在《凉州词》的吟诵中,引发人们对这座古代关塞的无限向往。

       如果说玉门关是岁月的一把锁的话,那么雅丹则是岁月的一把钥匙,打开了时光之门,任时光层层流泻,淡然、浩渺、无声……

       车入雅丹已近正午,风停了,太阳迷迷蒙蒙地悬在空中,给雅丹罩上了一种神秘的尘雾。透过车窗极目远望,雅丹宛如流落与天际的云带,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隐隐重重。车过近旁,雅丹像一座井然有序的城市,街道宽阔店铺林立,又像一副波澜壮阔的画卷,骏马奔腾苍鹰逐浪。雅丹有着舰队出海的磅礴,有着孔雀开屏的优雅,有着大漠雄狮的威武,有着丝路驼队的安详。雅丹就这样不停地变换着各种各样的身姿,定格在我西行的眼眸深处。

       现在,在我离开西部离开雅丹四个多月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又矗立起一座座雅丹,我走近它们,我仰视它们,我轻抚它们,那种凝重那种激荡那种静默那种疼痛又一次翻江倒海地袭上心间,像那天中午我亲临雅丹一样!是的,我忘不了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那种感觉不是震撼这个词所能完全包容的。雅丹是让人震撼的,它的光怪陆离、它的浩瀚神奇、它的巧夺天工无不震动我的心扉。但是,当我步入它的身边,当我仰望它气势磅礴高大伟岸的身躯,抚摸它一层一层利而不坚一碰即碎的肌体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点一点热了起来,我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感和疼痛感。因为,我看到了岁月,游走的岁月,轻描淡写地划过雅丹的脸庞,却留下了一道一道深深的深深的痕迹……

       雅丹是亿万年前地址变迁的杰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塑,干旱、风沙、水流是大自然英勇无比的刻刀,雅丹就这样从亿万年前走来,它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没有人能够知道。只是,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是高大但憔悴的雅丹、磅礴但溃败的雅丹,我不知道再过多少年后,雅丹会从这片茫茫戈壁滩上消失,会从代代相传的人类的视线中彻底消亡。

       雅丹是静默的,它默默地俯瞰着自己的身姿在岁月的拥抱中一点一点脱落一点一点变小,我想,它的痛是悠长无奈的、也是欣慰满足的,它脚下散落的风骨就是它曾经来过的最真实的证明。可是,我呢?我来过吗?站在雅丹的身旁站在沙漠漆松软的沙海上,我留不下任何足迹。那么,对于这个世界,我来过吗?我同样留不下任何痕迹。几十年后,有谁能够知道曾经有一个热爱西部的女人不远千里来看雅丹,为雅丹也为生命而伤痛落泪呢?

      “阳关雁飞低,西湖鸟归巢”,这是在我返回的途中看到一处湖边石碑上的诗句,我真的看到了水边低飞的水鸟,那一定是大雁吧?那处碧水一定也叫西湖吧?在五月戈壁的枯黄里,在雅丹流失的痕迹里,我看到了鸟儿和水!

       鸟儿是生命的灵动,水是生命的延续。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