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枣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回家
时间:
2015-6-16 18:37
标题:
枣子
猛然间,想起枣子。翠绿碧叶间,几粒枣子娇小玲珑,煞是可爱。细细的日光照过去,轻轻的微风吹过来。枣子忍不住连连点头,大大方方,毫无忸怩之态。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出落便惊艳。圆圆的,鼓鼓的,亮亮的,恰似多胞胎姐妹,容颜一个比一个清纯,一个比一个水润。时而随风舞蹈,仿佛窃窃私语;时而静静躺卧,宛若荷中仙子。
枣树就站在庭院屋角一个旮旯里,不择地皮,不争阳光,好像故意避开喧闹,兀自悄然,昂首挺立,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黑黢黢的树身筋骨裸露,脚踝以上伤痕累累,年龄不大,古朴苍老,岁月风霜凸显。坚实劲拔的身躯,顶天立地。缀满枝头的果实,绝不负阳光、土壤和大气。来世一遭,不枉自己,用生命书写独特的美丽。白云不染,雀啾不迷,铁骨虬枝充满凌然正气。
记得《增广贤文》里有一句“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能结实”,奉劝世人少玩花招,诚实做人,说的也挺符合枣花的特点。枣花虽小,据说枣花酿的蜜很甜。有人受寒咳嗽,炖点枣花蜜好的很快。枣树很纯实,结果特别多。经过一春夏的发育成长,“七月十五打灵枣”,不大一棵,保您收获满满的一箩筐。脆甜脆甜,保准让你满嘴生津,满口生香。
说起吃枣子,我国古代还真有不少动人的故事。其中“推梨让枣”就很感人。“推梨”是说汉末孔融,有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自取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语见《后汉书孔融传》。“让枣”是说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后来“推梨让枣”或“推枣让梨”就成了一个成语,表示兄弟间的友爱和谦让。更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一词。语出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真让人哭笑不得,“囫囵吞枣”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让人感动的还不只这些,唐代大诗人杜甫《又呈吴郎》一诗记述的故事令人叹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中说杜甫自己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劝告吴郎。从中可以看出战乱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痛苦。寡妇艰难的处境,吴郎贫穷的无奈,诗人高尚的情怀,让人读之黯然,忧伤满怀。
枣子青青,枣子幽幽。割不断的情,忘不了的事。那缀满枝头的枣子啊。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