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唱戏的母亲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鸟
时间:
2015-4-27 08:29
标题:
唱戏的母亲
母亲二十岁的时候,是个白白胖胖粉粉嫩嫩的女孩儿。我看过母亲那时的相片:齐耳短发,淡眉秀目,手拿折扇,一副富家小姐的装扮。
其实,外公家并不算富裕。兴划成分那阵儿,有个上中农的帽儿来着。实际这帽儿高了点儿也大了点儿,外公戴了那么多年倒也没受什么委屈,当然也没添什么风光,只是便宜了四姑娘(母亲排行在四),让她有了几年书念。这事儿一直到我都记事了,外公还直劲儿后悔——因为母亲打了他老人家的脸。
就因为母亲识字,多读了几年书,所以人大心大,居然偷偷地“自己找婆家”了。这在那个年代,尤其在偏僻的小山村里,那还了得?虽说《刘巧儿》的段子一唱再唱,但那是戏,怎能当真?可母亲就真真做了“刘巧儿”,任外公如何火冒钻天,愣是誓死也要嫁给姓滕的,这不是打他老人家的脸吗?
这事儿坏就坏在母亲会唱戏上。
那时候,乡间的草台班子很是红火,一些能拉擅唱的男男女女凑到一起,组成小剧团走村串乡演出,常常唱出十里八村甚至更远。
剧团演出用的服装道具都是大队、生产队和个人出资购置的。演员们挣工分。排戏的时候自己带饭吃。母亲回忆起那段生活,脸上总光彩熠熠,说那活得才叫潇洒。我偷偷地笑母亲竟能把几十年后流行的这个词,用到几十年前的事上去,而且又那么准确。
母亲所在的剧团在方圆几十里内是很有名气的。文武场硬,角儿也好,行头也捧吔。其中有一个叫李国栋的男角儿,既工文武生,亦善青衣,扮相靓,且能双手挥毫写对子,堪称一绝。
那时候兴唱堂会,十几公里以内的剧团聚在一起搭台唱对台戏比试高低。最终是母亲所在的剧团夺魁。
母亲工青衣和花旦,在《秦香莲》、《小姑贤》、《刘巧儿》等许多戏里唱主角儿或配角儿。我想,当时外公坐在台下听他的四姑娘婉转悠扬的唱腔时,心里也一定一阵一阵的自豪吧?
父亲与母亲同庚,是个戏迷。父母亲两家相距2.5公里之遥,一个家住邱杖子,一个家居大营子。青松岭这个地方至今也不怎么开化,何况那时候?纵然父母亲再胆大包天,两个人没有机缘也扯不到姻缘上来的。
父母亲的相识相知相爱,实在应该感谢一个“戏”字。
父亲的身量不高,当了几年大兵回来仍未见魁梧,只是那张脸越发耐看,典型的文生公子面,这一点很是迷住了青春韶华的母亲(戏这东西对人的潜移默化真够神奇的)。
父亲因为爱戏,便常常去看戏;因为个子小,便常常坐到离台口较近的地场。这样,那张英俊的脸便常常出现在母亲的视线里,后来干脆就走进母亲的梦里赶不出来了……
父亲呢?醉在母亲的扮相和唱腔里,就管不住自己总往那上面想。这一想,两颗心就碰到一起了……父亲说,他和母亲的第一次约会完全是母亲从台上丢下来的那个(“那个”什么样儿只有有情人自己读得懂)的眼神儿。
母亲出嫁时已经24岁了,这多半是由于爱唱戏的缘故。因为那时,这个年龄早已过了婚嫁的年限。
离家的时候,母亲不肯哭。包了几件衣服和几卷戏本,跟在父亲牵来的小黑驴后面上路了……
婚后的日子是艰难的。
父亲家很穷,从没吃过苦的母亲这时真正尝到了“苦”的滋味儿,开始了艰辛劳碌的生活。
1965年的冬天,一把泥的小屋里新添了一条小生命。这使本来就很拮据的日子沉重了几分,也欢乐了几分。
父亲的身体不好,在队上算不得壮劳力,每年挣的工分将够口粮款,所以很少分回几个钱。自然,除了应分的那点口粮之外,再很难有什么添置。
为了照顾父亲的身体,母亲总是把干的、粮食多一点的饭食留给父亲吃。而她自己多半是清汤、菜叶、糠菜团,甚至饿肚子。
转眼间,我们都已过了母亲唱戏时的年龄,母亲那双摇香扇摆水袖的纤纤玉手早已粗糙无比。当母亲偶尔从她珍藏几十年的小包里,抽出早已泛黄的戏本,咿咿呀呀有板有眼地哼唱时,我发现:母亲的眼底好亮好亮……
哦,母亲―――您爱戏更爱生活,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的人生舞台上,您成功地扮演了贤妻良母的角色:勇敢、坚定、自信、温存、勤俭、刚强……
我爱我的母亲!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