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文苑
标题:
女性职场通关 先打四场恶战
[打印本页]
作者:
我算哪根葱
时间:
2014-10-23 16:41
标题:
女性职场通关 先打四场恶战
近日,全国人大公布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妇女权益保障法。其中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反对性骚扰。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一部新法让许多人感慨:“‘男女平等’终于将要拥有现实意义了。”回想起来,女性似乎是“天生的弱者”。踏入职场前,遭遇高考录取双重标准;求职应聘中,遭遇性别歧视;涉足职场后,遭遇办公室性骚扰、升迁天花板。对女性而言,想在职场闯出一番天地,四场恶战不可避免。
第1战 录取遭遇双重标准
(我们学院在)录取新生时之所以男女有别,主要是为了缓解学院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说
有报道称,北京大学在今年的小语种招生过程中,为男女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男生为文科590分,理科619分;女生为文科598分,理科636分;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分别比男生高出8分和17分。一些考生家长愤而直言:“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搞性别歧视!”而据了解,男女有别、“重女轻男”,早已成为高考录取的潜规则。
小编大话:
按照一些院校负责人的说法,外语学院女多男少的状况要靠提高女生的录取分数线来缓解,那么,一些理工院校或是数学、机械工程等专业是不是也要相应提高男生的录取分数线呢?照此逻辑推理,每所高校、每个专业都得用“分数杠杆”来平衡男女生比例失调的问题。长此以往,高考的公平与公正性何在?
第2战 求职遭遇性别歧视
我们并不歧视女性,只是结合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才做出“只招男生”的限制。我们单位的员工要经常出差,派个女孩子单独出去让人不放心。 ——北京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
上海市妇联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求职过程中,55.8%的女生认为遭遇了性别歧视,63.7%的女生和近一半的男生认为当前用人单位存在着“很歧视”或“比较歧视”女生的现象。一项针对沪上10所高校的千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转正后,男生的月均收入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
欢迎光临 沽源文苑 (http://bbs.guyuan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