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 发表于 2020-7-22 09:21:40

朗诵杂谈【十九】

朗诵杂谈
十九讲
孙志刚
“韵味张垣”文化沙龙交流,诗词朗诵会发言稿
《做一个真正的朗读者》
张迁老师好,大家好!
我能够有幸参加此次文化沙龙活动,甚感荣幸,尤为对张家口朗诵艺术爱好者联盟主办的这场文化盛宴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做为一个朗诵的爱好者,经组委会推荐,和部分联盟人员参加了此次铁马冰河老师的作品展示及朗读活动,受益匪浅。期间,我们共同分享了张老师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修识,也分享了联盟各位老师的美妙诵读以及各自的朗诵风格展示。这些对我本人,无不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也是与大家共赴了一场文化之旅。
下面,根据自己对朗诵艺术的入门体会,以及在此次活动中的感受,浅谈几点认识,所涉及到的问题或想法,完全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尽可批评。
一个好的朗读者,对一个好的诗文作品,需要有爱到骨子里的情结,一时兴起,以及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关注或推崇,真正体现出的爱都不会长久。每个人的三观不同,情趣爱好也各不相同,虽然都钟情于朗诵,实际上,却差别很大。表现在日常的诵读中,你进入作品中没有?你与作品交融了没有?你是光把声音附在表面,还是渗透到它的骨血里面。这些应该是对一个朗读者的基本辨识。我不知別人,我是一定能根据一个朗读者的作品判断出你的这些素质的。从而,我即可对你的朗读好坏,就能大致有了理解,这些,似乎和这个朗读者的声音的优劣无关。因为一个诵者在诠释作品时,就已经再创作作品,自己做没做功课,下没下功夫,一听便知,走心没有,一览无余。
所以说,一个真正的朗读者,不要虚张声势,不要华而不实。对于朗读者个人而言,审美的认识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也因为各自的环境生活学习渠道等等,限制了本身的格局和眼界,弄不清大朴若拙大易之美。通俗点说,就是一个朗诵的过程,一定要选作品,不要跟风,不清楚为何而诵那哪行。你一定要对选择的作品做前因后果的了解,同它谈心会话,然后带着一份尊重,一份虔诚,带着澎湃的热血,带着一吐为快的情绪,把诗文讲给听众,讲一个激动不已的故事给世界听。
下面谈一下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比如我选择的作品《桑干怀古》的桑干河,通过查资料了解了它由山西朔州形成,到怀来县两村汇合后才称桑干河。又经官厅水库,始称永定河,然后汇入海河,最好注入渤海。它的起始它的走势它的归宿,它的控制面积,它的流域人口,它的文化历史等等,都需要诵者做深刻的学习。其实,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无不是一次宝贵的汲取知识的机会。两百万年泥河湾……五千年前蚩黄炎……千年金戈演胡汉……百年土改葡萄园……比比皆是人文故事,都需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消化吸收,如此,我们才能进步。又比如我选择的作品《河北人,牛!》中的‘胡服学骑射。’看诗便想到了赵武灵王,他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力排众议,不拘泥古人,对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功不可没。也对时代的演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他开创了古代骑兵史。还有诗句‘读书紫金山’,让我了解了元代时期,邢台西部紫金山上的紫金书院,以及博学有识的大家郭守敬。不学习,光字面上读准了,似乎挺好听,一片赞誉声,有啥用,我觉得没啥意思。
优秀的诗文,是以文字的形式,歌颂历史,传承文化,起到启发教育宣传的作用,使我们的中华文明得以有序发展发扬光大。那么,针对广大爱好朗诵的朋友,应该从作品中多理解多体会,认识它的艺术内涵及精神价值,并且通过我们的声音再次二次创作,进而具有提升作品的能力,使作家的诗文更显得光鲜亮丽。朗诵的意义无非是把美感传递给听众,达到宣扬正气,摈弃丑恶,歌颂美好。目标明确,你我一起加油。
最后,我想说,做一个真正的朗读者,不要拿腔作调,不要玩艺术,不要伪艺术。你对作品认真或是敷衍,你对作品走心或是肤浅,也许有人不知道,我反正能感觉得到。这话有点大言不惭,却是我的心里话。艺术到了高处,不尊重它你就会掉下来。我们既然爱上朗诵,就要很好的内修自己,把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珍惜。如此,前方的路,一定有最美的风景等着你。
2020.7.12.10.2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朗诵杂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