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民间草根鼓艺文化探秘(石占平)
历史以来,沽源是汉、蒙、回、满、壮等多民族汇聚地。由于受三晋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乡土文化影响,通过晋剧、二人台、赶庙会、社火等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相互依偎和碰撞,嬗变和催生了沽源主题特色鲜明,豪放兼容的地域民间草根鼓艺文化。
一、民间鼓艺文化的历史背景
“鼓艺”,是民间器乐吹奏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草根艺术形式,在西路晋北方言中指的是击鼓技艺,不是做鼓工艺。清末民初,鼓艺逐步蜕变和演化,沽源人们俗称“鼓艺”为“鼓匠”,最后又叫“鼓匠班”。总而言之,沽源民间鼓艺文化的产生和历史背景与晋商文化和山西、陕西以及桑干河流域人出口外密切相关。
清朝年间,人们通过“走东口”进入张家口,使一部分人又继续北上流落到了沽源。当时,形成了地方戏山西梆子、坝上东路二人台、自由调(讨吃调)、爬山调、门楼调、戳古董等戏曲形式多元化。每逢婚丧嫁娶等风俗活动,大多数商贾富户都要请戏班子唱戏。中等贫民只能雇佣类似乞丐的人吹唢呐庆贺或哀思。到了民国时期,西路人出口外聚集到沽源区域内的贫民达到了高峰期,他们把多种形式的民间文化带到了这里。开始鼓匠的雏形只是一个人吹唢呐,后来受民间“单眼儿流泪”说法的影响,去单成双,改变为两个人吹唢呐。1950年后,鼓匠逐步革新,增加了鼓乐,演变成为鼓匠班,形成了独有的民间草根文化体系。
有史以来,沽源九连城、黄盖淖、白土窑、高山堡、红圪楞、西辛营、莲花滩、小河子乡镇范围内人们办白事有着热衷于雇鼓匠的传统习惯。东房子、小厂、丰源店、长梁乡镇部分有钱大户人家办白事也要请鼓匠班。到了二道渠、闪电河、大二号乡镇一带的人们办丧事没有雇鼓匠的地方习惯。过去,沽源范围内最早的鼓匠班有:黄盖淖镇富河村(瓦房营)“刘家鼓匠班”(刘文兆、刘文贵、刘文元、刘宝仁、刘宝枝、刘宝礼、刘宝义、刘宝祥),白土窑乡前山村“田家鼓匠班”(田满、贾玉春、梁生吉等人),九连城乡大祺梁村鼓匠班、黄盖淖镇林源村“李玉生鼓匠班”(李玉生、王志善、胡占功等人),莲花滩乡王保村“马成林鼓匠班”(马红、冀秀广、叶荣、石玉兰等人)等。
二、民间鼓艺文化的形式与特点
沽源鼓艺,历史较长,流行广泛,扎根民间,活动频繁,人们情有独钟。主要是以唢呐、鼓、锣、镲等打击乐器柔和了晋剧牌子曲、二人台牌子曲等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比较流行的器乐合奏。旧社会其演艺形式单一,一招一式,比较传统,演奏程序繁琐,门道班规严格,演艺十分讲究,挣钱微薄,属于下九流行当,曾经受人歧视。以前鼓艺在祭祀、婚嫁、殡葬、庙会等场合出现。祭祀吹打的曲调是《鬼拉退》《打佛堂》《尼姑思凡》《击击风》等。婚嫁迎娶新娘上轿时吹打的曲目是《大开门儿》;迎亲吹奏的曲调是《小开门》;新郎新娘拜堂成亲吹奏的是《喜相逢》;吃请人入席面吹奏的曲调是《挑水》。殡葬吹打的曲调是《小寡妇上坟》《哭土堆》《嚎丧》《苦伶仃》等。庙会吹打的曲调是《祈雨》《水龙吟》《出古镇》《将军令》《丝罗带》等。
过去鼓艺班规颇多,通常人员少至三五人,多有五六人,现在多到七八人不等。按照传统的吹法,鼓匠吹唢呐应由两个人去完成,一个人吹的是高音(叫起青),另一个人吹的是低音(称拉嗒)。吹曲调时二人紧密配合,丹田运气,吸气要多而快,吐气要少儿慢。还有的吹鼓手,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底竟然用鼻子吹,还有的把唢呐拆成三圪节逐节轮流的吹。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鼓匠的嘴,瘪了憋,憋了瘪,吹出的调调,音色美”。
既然围观的人们听吹,看打看敲,红火热闹。但是从鼓匠班的人来说,十分辛苦,付出的很多。按照班规要求,首先不能在东家家里吹打,不论严寒冬日,还是酷暑当头,只要受人所用,就得在院子搭一个简易棚子里吹打。其次一日三餐,都是别人吃罢以后,才能轮到鼓匠吃饭。吃饭也只能在鼓匠棚子里吃,饭后稍息片刻继续吹打。到了六十年代,沽源的婚嫁迎娶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办喜事雇鼓匠吹吹打打由此消失,只延续了办白事请鼓匠的风俗习惯。
“做活”。从古到今,沽源西部大多数的大户人家办白事,由逝者的闺女出钱雇一班鼓匠进行殡葬。解放前后,鼓匠班接到东家雇佣鼓匠活儿的口头协议称谓做活。按照行当规则,班头与请鼓匠的人主要协商做活的工钱。另外还要提出额外条件,给7尺白布和一些零打碎敲的东西,最后还要说明如果晚上“聒灵”(室内吹拉弹唱)就得另加工钱。请鼓匠的人同意后,班头就要赶紧传处做活儿的人员,按照预定好的日子和确定好的时间到场“稳鼓”做活儿。民国时期,一个鼓匠班做一次活儿,只能挣到3块银元(袁大头);伪满时期,一个鼓匠班做一次活儿,可得到蒙疆币(大骆驼票子)或满洲币8元至10元;改革开放以来,一个鼓匠班做一次活儿,由几百块钱提高到现在的几千元左右。
“稳鼓”。鼓匠班生计,即辛苦又守信用,在办白事假三天的中午12点钟前到达目的地后,做好第一件事情就是“稳鼓”。其唢呐、锣、鼓、镲齐奏,主要吹打的是悲声嘶鸣的曲调《哭丧》。唢呐声通过一阵长嚎,三起三落,高潮迭起,人们听后,撕心裂肺,哀思如潮。当鼓乐声突然停止,东家就派人将准备好的白布和开水、碗、卷烟送到鼓匠棚内。此时,鼓匠班班头与东家人打招呼表示谢意。尔后,鼓匠紧接着正式吹奏,大多数鼓匠班吹奏的是《苦伶仃》《回关南》《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等一些悲苍、涕吟,热耳酸心的曲调。往往是一曲接着一曲,吹奏连续不断。午饭过后,稍微停顿一下,仍然继续,只到太阳落山才能停止。
“散鼓”。“散鼓”又叫“出对子”。按照鼓匠班的行当班规角度讲,讲究颇多,不是随意想唱就唱,想吹打就吹打,都得按照程序进行。一点儿都不能含糊,如有不慎,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东家不满意,更会砸了鼓匠班的牌子。鼓匠做完每天的活儿,尤其一到晚上,临近约12点钟,就要拉散鼓,拉了散鼓鼓匠就不在吹打了。拉散鼓首先要吹打曲牌音乐《德胜令》三起三落后,再吹《柳青娘》和禁止牌子,鼓匠活儿就正式结束了。
“报庙”。报庙从民间说法是逝者孝子到庙里请逝者亡灵回家,也是办白事不可少有的程序,鼓匠班更要显示其独到的吹活儿技艺。出发时鼓匠唢呐三声长嚎,下来在行走的途中常见的吹打曲调为《叹十声》《王祥卧冰》《方四姐》《尼姑思凡》《鬼拉腿》等。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就独出心裁,拦截住鼓匠让其表演人们百看不厌的吹打技艺“抓老虎”。如果鼓匠不如愿人们的要求,往往被堵的不能行走,只能站在那里一股劲儿的吹,没有其喘气的时候。尤其寒冬腊月,吹鼓手冻手、嘴麻,无奈难忍,不表演几次“抓老虎”,就难过报庙这一关。
过去黄盖淖镇富河村“刘家鼓匠班”刘宝礼是祖传吹唢呐的,他年轻气盛,对吹唢呐有独到之处,换气均匀,音质洪亮,婉转动听,动作干净利落,最拿手的表演技艺就是“抓老虎”。他表演“抓老虎”时,开始鼓乐由慢到快,一只大唢呐朝天而吹,按照顺序把唢呐拔成三圪节儿,各吹各的调。先是把唢呐喇叭口(作碗)取下,一只手来回玩耍后放在头顶上。下来把唢呐的哨子含在嘴里,单吹一根管身。一阵后把这根管身插到自己的后袄领内,嘴里发出动物和鸟的鸣叫声。随之,鼓点儿,越来越快,又吹起作碗,吹罢作碗,吹管身,来回轮换,巧妙地将作碗和管身合二为一,唢呐声还是一气作响。霎时哨子声响起,声音奇离古怪,手势动作变化无穷,最后唢呐三圪节穿为一体,恢复原状,还是一阵高低音变换,大约20多分钟后“抓老虎”表演结束。六七十年代,人们都爱看刘宝礼的绝活“抓老虎”,曾经这一技艺表演在张北、沽源和宝昌农村不同凡响,影响很大。
“拈香”。“拈香”又叫“捻香”、“俭香”,是展示孝子祭奠逝者举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更是体现民间传统的慎终追远一种孝文化。农村人一听说某村办白事雇上了鼓匠,三里五村的人们都要去凑热闹,主要是看鼓匠。“拈香”的时候,孝子不分男女,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拈起一小撮香,提至眉间,向逝者行注目礼,随着伴奏乐器,踩着鼓点儿,退三步进两部,三拜三叩,再将香火插入香桌的器皿内,然后鞠躬行礼。
鼓匠班“拈香”做活儿形式又与稳鼓、报庙所吹打乐器有着很大区别,除了原有乐器外,又增加了二人台固有的四胡、扬琴、梅(笛子)。演奏曲目主要是《十分儿》《八板》《巴音杭盖》等。其一声一韵,一拍一节,柔中有刚,和弦悦耳,婉转悠扬,突出了精拉细吹,体现了由悲转欢的格调。后来,随着年代的更替,鼓匠班继承传统音乐形式存在着缺失,“拈香”乐器大都由电子琴来替代,人们很难听到原汁原味的音调。
“聒灵”。白事第四天鼓匠做完一天的活计,东家需要“聒灵”,就提前与班头履行口头协议,东家要付给鼓匠班额外工钱,通常是互相搞价,没有固定的价位。所出的“聒灵”钱大多由逝者闺女、侄儿、侄女、孙子、孙女、外甥等人均摊。那么鼓匠班就提前张罗“聒灵”的一些事情,请来一两名唱手唱到通宵。到了晚上12点钟,鼓匠拉完散鼓,“聒灵”就要在室内进行。后来鼓匠班根据民间丧事活动,进行革新把“聒灵”改变成了现在在台上“哭灵”。“聒灵”最常见的伴奏乐器有板胡、四胡、扬琴、笛子(梅)、梆子和板、鼓、小锣、小镲。演唱曲目主要是晋剧《金水桥》《蝴蝶杯》等戏的片段,二人台牌子曲《急毛猴》《一堆泥》和二人台小戏对唱《走西口》《珍珠倒卷帘》《挂红灯》《卖胰子》《十八摸》《十对花》《打连成》等。参加白事活动的亲朋好友,穿忙帮工的人们聆听一次精拉细唱,过足了戏瘾。
三、民间鼓艺文化的延续与变化
改革开放后,沽源农村民间鼓艺日新月异,尤其是鼓艺世家和在剧团唱过戏的人、爱好器乐的人,积极挖掘和打造民间鼓艺文化,组建了鼓艺班。进入21世纪,沽源鼓艺行业得到了进一步改革,去掉了糟粕,提高了水平,转型为演艺团体。在保持原有传统的演奏和吹打技艺外,融入了晋剧、二人台、东口数子、山曲儿、呱嘴、门楼调、戳古董、爬山调和舞蹈等说唱多元素文化载体,体现了雅俗共赏。
鼓艺团体在名称上也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固定模式,有的叫“艺术团”,也有的称“演出团”。目前,白土窑乡五道沟村姜宏、黄盖淖镇富乡村刘建斌、九连城镇三里旺营董万才、小厂镇冯艳海、黄盖淖镇刘振明和李海军、武小三等人成立了鼓艺团体10多家。涌现出了张玉花、任海、王海莲、杨世林、刘怀忠、吴小玲、云志花、魏林、魏有斌、董万才、袁民、陈秀珍等一大批草根演员,形成了独特的演艺优势,传承了民间传统鼓艺文化,“不拘一格是特点,多元文化是靓点”。鼓艺团体制作了流动舞台,配备了霓虹台灯,在保持原有的鼓、唢呐、锣、镲器乐基础上,增加了架子鼓、电子琴、萨克斯等器乐,形成了以多唱为主,少吹为辅的演艺格局。常见表演节目有二人台传统小戏《走西口》《挂红灯》《打连成》《嫁老汉》《张连卖布》《撒荞麦》《光棍抖威风》《邋遢老婆》等。还有京剧、晋剧、豫剧、评剧、黄梅戏多剧种戏曲大联唱。山曲儿对唱《为朋友》《夸河套》《阿拉奔花》《想亲亲》。扇子舞蹈《映山红》《兰花花》等,使大众化观众所接受。因此,民间又流传出了一句顺口溜:“过去的年代为吃饭,鼓匠硬吹像干磨电。如今的时代不一样,鼓匠不吹全凭唱”。
现在的鼓艺团体在农村白事场合中十分注重舞台表演,重点突出音响效果,与舞台联为一体,使观众产生审美娱乐,达到观众心灵上的共鸣。运用舞台照明(灯光)技术手段,显示环境,渲染气氛,创造了舞台空间,具有时代感。前台挂有幕布,后台设置背景,体现了艺术感。器乐伴奏具有时代感,演员服饰,说唱功夫,戏剧动作进一步深化。尤其是通过创作形式,把坝上方言土语、串话、顺口溜、社会现象、生活印象,多体融合。通过艺术加工,融入到表演之中,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演艺剧目上体现了悲喜兼容,雅俗共赏。
“悲”的艺术。近年来,沽源农村鼓匠班把过去的“聒灵”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哭灵”最为常见。以缠绵悱恻,悲痛欲绝的音乐和唱腔去抒发感情,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同时,“哭灵”也受到了一些民间鼓匠艺人的热衷演艺,其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普遍是由两到三名女演艺人员扮演成逝者女儿角色,跪在灵前或鼓匠棚上进行表演。“哭灵”的人越是哭唱的撕心裂肺,寸断肝肠,东家人就破费钱就越多。由此,人们对鼓匠班“哭灵”的演员心存偏见和歧视,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下面《哭灵》的一个片段,悲怆积郁,泪干肠断。
甲(唱):一眼看见灵堂不由泪水往下淌
乙(唱):亲爱的妈妈(爸爸)你在那里躺
甲(唱):你咋舍得把我们都撇下
乙(唱):再叫一声我的亲娘(大)
合(唱):跪在灵前就把泪水淌……
“喜”的艺术。沽源鼓匠班把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与地方民俗、民风为一体为的现代喜剧二人台《喜上喜》搬上舞台。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唱念做派生动,通俗易懂,俗语表达朴实,串话凝练醇厚,言直豪爽,夸张细腻,富有情趣。极强的观赏性趋于生活化,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有时让人们分不清提炼出的艺术精华。二人台小戏《喜上喜》剧中人物,马大娘、杏花、二小人物的道白诙谐、洒脱、情趣。
马大娘:出来干甚?踩蛋!呀呀!十八九的大姑娘圪采采说出这种话啦!
杏花:门外那个毛驴。
马大娘:呀!这到巧啦!门外就有毛驴叫,我的出去眊一眊。
杏花:你出门就喜变灾。
马大娘:妈妈要是不出门?
杏花:喜上喜。
马大娘:哎!这个灰毛驴叫的嘎嘎的,这是个防祖猴。哎!杏花,快把那冻萝卜闹出去让它啃吧!
“雅”的艺术。沽源多数鼓匠班积极挖掘和创新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在台词创作上柔和了人们现实生活现象,用《自由调》《戳古董》原生态曲调和独特的地方方言去演唱。题材新颖,韵味独特,风趣有致,非常接地气,使中青年人群的观众看了以后产生了极大共鸣。如:对唱的《种菜难》,一男一女登台,手拿莲花落,即兴表演,唱词精炼押韵,雅中有俗,不同程度反映了时代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多愁善感。
男(唱):打起这竹板板就叫起了音
女(唱):我给看鼓匠的亲亲唱几声
男(唱):要问我俩今天唱它一段甚
女(唱):咱们俩唱它一段儿种菜难
男(唱):听听庄户人种菜难上个难
女(唱):唱的不好大家要多多包涵
男(唱):盘古至今立下了个老规矩
女(唱):农民吃饭好赖也得靠种地
男(唱):旱地里咋们种地就难求利
女(唱):老天爷不下雨你就白锄地
男(唱):种水浇地那更是个不容易
女(唱):你灰眉憷眼的一年白受累
……
“俗”的艺术。在沽源鼓匠班团体“俗”的艺术表演形式上,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最抢眼的就数“呱嘴”(也叫说口)了。表演手法是只说而不唱,句式没有固定模式,韵律上十分考究,贴近了百姓生活。伴奏乐器主要以竹板、四块瓦和莲花落为主,锣、鼓、镲打击乐为衬托。即赞美人们智慧勤劳,又贬斥懒惰、邪恶,把思想感情融入了其中,达到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效果。“呱嘴”《喝酒汉》题材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感染力又高于了生活,本土方言,合辙押韵,急缓有度。多采用串话、谚语,诙谐幽默,蕴藏着许多哲理,使人听后受到很大启发。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有着耳目一新的感觉。袁民表演的“呱嘴”《喝酒汉》诙谐、逗趣,串话流畅,土语美化。
盘古至今那个盘古留
五千年留下个喝烧酒
喝酒本来是个好习惯
大多数男人就离不转
会喝酒的就有了品验
喝酒离不开个喜酒宴
爱喝喝它个七分儿半
一两二两嬲就好表现
三两以里还是脸不变
喝到四两它就洋层转
一喝到半斤就手发颤
赶紧下地走出了个院
……
鼓匠班演唱自由调(讨吃调)是民间说唱的一种艺术形式。二者是一对孪生姊妹,水乳交融,相互滋养,共同繁荣着当地草根文化,百年来被有艺术细胞的民间艺人所创作和传承。由过去沿街乞讨者唱自由调,如今成为白事大雅舞台劲唱展示。说唱自由调《褒贬人》柔和了现实生活现象,说唱区分有致,韵味悠长。
女(唱):哎刚才的朋友唱的真好听
再回又轮着我两嚎它两声
叫一声来看鼓匠的亲亲们
听我两就慢慢儿慢慢儿的
慢慢儿慢慢儿唱上它几声
道白:不听素来不唱荤,你听武来他听文
(唱):哎不听红火你就听上内容
男(唱):哎闲言少叙我们就书归正
不知道朋友们就爱听个甚
你们快快给我两点出来名
拉骆驼来那个打樱桃
还有二人台来爬山调
道白:为朋友来挎嫂嫂,光棍哭妻叹十声
(唱):哎拜完了大年咱就挂红灯
……
自由调《褒贬人》的说唱具有地方性、民间性和原生态艺术品位。突出即兴表演,土气里透着一种亲切,虽然不够高雅,但是绝对真实,也耐人寻味,真正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有很多是创作者亲身经历。修辞丰富,声情并茂,是值得品味的语言艺术,尽管自由调的曲调和唱词出现粗俗,但孕育了独特的语言精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