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点线的韵律
谈到韵律、节奏、强弱,高低,看来是音乐领域里的专用术语;其实,书法艺术这无声的乐章却也震憾着许多人的心灵、7个音符编织出了标题音乐、交响音乐、音乐诗画、奏鸣曲、幻想曲、浪漫曲,小夜曲、协奏曲……这些音乐的旋律让听者倾倒陶醉;而书法点线的韵律,在静静地点线符号之中,蕴育着活力和感染力。小篆——结体严谨,曲线圆润自然。
隶书——结体扁平,点线稳中有动。
魏书——结体奇巧,行笔沉稳厚重。
楷书——结体端庄,线条韵度平和。
行书——结体流畅,节奏韵律动人。
草书——结体飞扬,旋律狂奔不拘,
这样丰富而多姿的点线韵律变化,足以让观者叹服了!有的朋友问我:“如果说行书、草书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那么篆书、楷书、隶书有什么节奏呢?”我们说,行草书从直观效果看是容易识别韵律的,也可以看出创造者本身的情感与内在。然而,篆书线条的圆润流动,不能说不是一首抒情曲的再现;一部摩崖石刻《石门颂》隶书中的“命”字长笔,也可说是“阳春曲”中的高山流水;从颜真卿的《告身帖》中,我们也可以领略雄浑低沉的旋律;赵子昂的一幅幅尺牍,仔细品味,犹如潺潺溪水,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写道:“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书圣对书法的韵律论述这样精辟,“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这样的点线没有动感,没有韵律。“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可见韵律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韵律表现在每一字之中,就是点画的呼应;表现在每一行中,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推而广之,由此及彼,则整幅的气势,也是要求一气浑成,首尾相应。所以,书法点线的韵律需溶在一幅完整作品的字里行间。“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土之折一肱。”
一位艺术家断言,宇宙中万物皆为点线的组合。何况书法艺术本身就是点线运动变异而构成的丰姿博广的作品,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段精采的论述: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这是多么绝妙的书法线条韵律的描述啊!
“奔雷坠石”——《经伏波神祠诗》(黄庭坚)
“鸿飞兽骇”——《祭侄文稿》(颜真卿)
“鸾舞蛇惊”——《自叙帖》(怀素)
“绝岸颓峰”——《多景楼》(米芾)
“重若崩云”——《东方朔画赞》(颜真卿)
“轻若蝉翼”——《伯远帖》(王珣)
“导之泉注”——《九成官醴泉铭》(欧阳询)
“顿之山安”——《金刚经》
“月出天崖”——《兰亭序帖》(王羲之)
“众星河汉”——《六分半书》(郑板桥)
我们的祖先历经几千年艰苦实践过程,不断充实完整,不断提炼凝聚,使书法艺术的线条韵律感更加合谐。我们在临习古碑帖过程中,始终不忘记这韵律的存在,务必精心审度,将结字的规律烂熟于心底,借古而丰今,我们手中这支笔才有真的活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