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书法写得好 文房四宝不可少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的是不管做什么事,工具很重要,搞书法使用什么工具呢?当然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了!文房四宝是书法的传统用具,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密不可分。战国时期,秦国之所以吞并六国,与拥有先进武器是分不开的。书法家也是一样,笔墨纸砚这些工具对于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至关重要。我在临池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肤浅的经验,写出供初学者参考。但凡经验之谈,只作一家之言,未必会对所有人皆有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就像不同的人生患同样的病,所服用药物一样,疗效却有很大差距。每一种理论都要结合自身实践来检验思考,切忌盲从。四者中毛笔是最主要的。为什么这样说?一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买不起宣纸,可以用旧报纸来代替,墨汁可以用最差的,甚至可以用清水来代替,砚台可以用茶杯或碗来替换,但毛笔必须是毛笔,不能是棍子。在价值或性能方面有下限而无上限,最好的毛笔几万元一支都有,砚台更是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这一点和筷子是一样的,最简单的筷子可以是两根树枝,最昂贵的可以是象牙和黄金材质,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制笔材料有羊毫、狼毫、兔毫、獾毫、鸡毫、狸毫(初生婴儿胎毫也可制笔)等,这些取自动物的毫毛,软硬长短,老嫩刚柔,有不同的性格,这细致的差别,运之于手,笔墨痕迹产生无限丰富的变化。在购买毛笔之前,最好可以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或向有经验的书家进行咨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浪费钱财是小事,每每在创作上感觉别扭不如意,使得学习热情降温更是大事,使表现潜能不能被激发出来。
毛笔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好坏之别。价值连城,如果用起来不能感觉心手双畅,形同“废物”。有的毛笔,虽然名不见经传,用起来很顺手,经久耐用,否则就不是“好笔”。在使用过程中对毛笔的一些功能熟悉掌握之后,觉得适合自身创作风格,此时可以购置一批。这样即使更换毛笔,也不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应之处。有些书法爱好者买毛笔总是一支支买,等发现自己适用,或者毛笔久了锋颖没有弹性,再去购买已经告罄。更换新的不同类型毛笔,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按照笔者的经验,适合的毛笔一次最少要购买3-4支,临摹一支,创作一支,备用一二,可以尝试将临摹与创作所用的毛笔分开使用。因为一般临摹时间多些,使用频率高,对笔锋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创作时如果更换不同性能的毛笔,会出现偶尔的不适应,对于老手也许没有问题,可以适应不同情况,初学者难免,所以在工具配备方面宜动一些脑筋。
有的书家书案上经常堆放着数百只毛笔,其实那是一种“气势”,经常用的也就那几只。但对不同性能的毛笔皆要尝试,尤其是不同书体。楷书和行书多实用,一般使用较为稳定品种型号的毛笔,像创作大草、小楷、汉简和《宝子碑》等书体时,尤其像《爨宝子碑》在入纸时对于笔锋特定要求,篆隶书如果使用稍旧一些的毛笔更佳。创作习惯是通过临摹培养的,临摹时要注意体会和善于总结,丰富自己的书写技法。
书法与绘画相比,物质成本相对较低。成本最高的应该是油画,需要颜料,质量太差不行,还要钉木框,参展邮寄也很“麻烦”。买资料方面,书法实在经济条件不行,可以用复印件,绘画对于书籍印刷要求更高。书法临摹可以用报纸,条件稍好的可以用元书纸或毛边纸。但长期在报纸或者毛边纸上习书,在宣纸上创作可能有些不适应,尤其是生宣。生宣创作难度大,行笔时感觉涩笔并且用墨难以控制。历代一些书法名家,尤其是注重用墨的书家,像王铎和黄宾虹等人,真正的精品多半在生宣上,可以展现各种精妙的变化,但需要深厚的艺术功底。当今很多书家习惯上在色宣、元书纸、毛边纸和半生半熟宣上进行创作,一方面是因为要适应展览的形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生宣难度较大的缘故。如果功力不逮,很快就会“原形毕露”,尤其是一些现场笔会创作,很容易分辨出书家功底深浅。笔者的经验是,在报纸上或者一些成本很廉价的宣纸(实际上应该称“书画纸”,并非真正的宣纸)进行临池学习无可非议,但应该在临池中进行多种尝试,适当穿插用生宣来训练,提高自己的把握能力。纸张初始使用会很难把握,用笔干时多飞白,湿时有水洎,因毛笔运动而产生随机的不同变化,记录着每个刹那间不可遇见的偶然性,虽然驭笔于人,初学用笔时无法驾御,但纸张会按照自身特点和性格承受笔墨痕迹。书家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纸性,只有充分了解了纸的性格,才会得心应手。
一般说来,与毛笔不一样,价格低廉的宣纸,质量不佳,用墨丰富层次很难表现出来,墨色发灰,有的甚至泛青,线条边缘呈现暗红色,更为糟糕的是,在装裱过程中常会崩裂,因为纸张缺乏韧性。目前所有创作用的纸张统称为宣纸,实质上相互间有很大差别。除了安徽泾县之外,尚有四川夹江纸,浙江富阳纸,温州皮纸,此外还有香港纸和日本纸等。即便泾县,大多只是书画纸,各种小规模厂家生长的用纸质量比不上正宗的宣纸,但形式很多,适合展览。所以纸张使用,看情况而定。有时追求仿古风韵,白宣纸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在临摹米芾书法时,元书纸与宋代竹纸有近似处,可以更好地体会米芾笔意。对于不同性质的纸张,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不同的书体所选用的宣纸,在临摹创作中对于各种性能了然于胸,创作可以游刃有余,应该做到纸笔相合,否则就会出现孙过庭《书谱》中所谓的“一乖”,可见二者微秒而密切关系。书家的笔墨功力就是在柔软轻薄宣纸上表现出来的。
宣纸质量一般于价格成正比,但不是愈贵愈好,而是保存时间愈长愈好。保存良好的宣纸如果在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创作的感觉会如坐春风。即使是原本质量很一般的宣纸,如果密封放置一定的年限,自然具备了一定的神奇功效。纸张有时太贵了,反而不利于创作。笔者曾参加过一次笔会,所用纸张为泥金纸,每张人民币数千元(比这价格更贵的还有)面对这样的高级纸张,反而下笔拘束,放不开手脚,稍有不慎,即损失数千元,简直就是“烧钱”。除了西晋的石崇,大多数人是用不起的。许多书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废纸数十,也不能选出一张满意的作品,有时在边缘料上随意挥就,或许就是难得的精品代表作,主要是心态的自由放松。
小小砚台竟被称为“砚田”、“砚海”,方寸间见大千世界。苏东坡说“我生无田食破砚”,天下多少文章书画皆由此而出。佳砚都是利用石材的天然纹理和石头的色斑因势利导加工出巧夺天工的作品。《端溪砚史》描述端砚的特点是:“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寞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秀而多姿。握之既久,掌中水滋,盖笔阵图所谓津耀墨,无价之奇材者也。”北宋《歙州砚谱》记载,歙砚质地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磨之无声,久用不损笔毫,并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等图像。名贵的砚台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容器,除了观赏价值之外,还有润笔发墨,保持水分等特殊功效。目前因为石材大量开采,质量上乘者逐渐绝迹,就像如今的一些鸡血石已坚硬如铁。更为重要的是,工业化批量生产代替手工艺,不但欣赏价值全无,同时也丧失了原有的特殊功能,简单到可以忽视的地步,这也是当前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一个缩影。
砚台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盛墨的容器,现在愈来愈被简化,一般爱好者几乎不用,直接用茶杯或碗来代替,一部分砚台则变成赏玩之物,形体愈来愈大,注重造型,是纯粹的欣赏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今人多不磨墨。如今多半使用现成的墨汁,方便快捷,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磨墨似乎显得过于繁琐了,不合适宜。其实磨墨的学问大,是一个酝酿情感和创作构思必不可少的过程。墨法甚至被称为“血法”,研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磨墨十几分钟再动笔,基本上也是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现代书家之所以不愿意在生宣上进行创作,与不磨墨有一定的关系。墨汁合成时掺入一些凝固胶,在行笔过程中感觉会不顺畅,冬天还会凝结成块,更是不方便,磨墨则没有这样的弊病,而在墨色表现上会更加丰富,水与墨调和,出现不同的墨色和层次,所谓墨分五色,浓、淡、干、湿、枯各有其相宜处。墨汁即使质量再好,也还有很大差距。笔者建议,如果时间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磨墨。现在已经发明了磨墨机,随便磨几个小时,毫不费力。用墨尽量选择质量好一些的,前人谓之“墨香”,今人所用墨汁低劣,加水后因为天热或时间长就会变得臭烘烘了,相去甚远。古人习书之所以延年益寿,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墨锭中含有中药材,在磨墨的过程中散发出来被人体吸收,沁人心脾,使人舒适放松,久而久之,自然有益身心。从临摹或创作来看,毛笔和纸张的性能基本恒定,掌握后是可控的,除非是创作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墨法运用难度最大,不同的纸质,不同的水量,以及下笔时间长短,都会产生更多变化,需要更多实践体验。对于这些基本器具要注意配合运用,实现最佳艺术效果。
笔墨纸砚是历史的宝贵之物,独一无二,钢笔与电脑有方便快捷的优势,但总是给人感觉缺少人文内涵。钢笔书法兴旺了一段时间逐渐冷下来了。钢笔与毛笔相比,运用难度小,表现技法相对单调,辜鸿铭先生所说:“钢笔比毛笔简单,但一旦掌握技巧,则毛笔百倍强于钢笔。”毛笔的“头”是软的,因此写出来什么样,谁也不敢绝对保证。这也是为什么不管下多大功夫临摹,都不可能与原作一模一样的原因。即使是一个人,每次写相同的一笔也总是不一样是一个道理,因此毛笔书法的线条变化万端,这正像蔡邕所说:“笔软,而奇怪生焉!”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以柔克刚。也曾见有人玩竹书或指书之类,偶尔即兴未尝不可,专营此类,难成正果。如果毛笔可以驾轻就熟,其它类的工具必不再话下,反过来就不一定了,这也是当前一些书家为什么喜欢玩弄稀奇古怪的一套以吸引人眼球的原因所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