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川文学 发表于 2016-11-20 14:37:55

我生命中的那抹“亮色”(赤城孙莲英)


  我的启蒙老师,女,是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她与生俱来的瓷肌肤,从来不化妆,是化妆品无法取代的一种自然纯朴的美!典型的双眼皮、大眼睛,透着一种用不尽的温柔;始终微笑的双唇含着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说话斯斯文文的,天生的师表气质!何止是外表美?她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记忆要从我的儿时说起,我刚上学时,刘老师还是个姑娘,只记得她和蔼可亲,是个小朋友和家长都爱戴的好老师!对她没有害怕,更多的是尊敬!
   因为刘老师没教我几天,就被推荐去了师范,后来的日子我一直称她姨。
  姨除了为人师表,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之外,还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那时她还没对象,记得有一次去我家,快过年(春节)了,大姐正在做纸花,姨给做个大大的粉色的菊花。
  那花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至今我还记着,早年过春节时人们喜欢墙上挂着花,美化屋子,那时一般人只会用高粱杆儿卷纸花,先把一块方形的彩纸用剪刀压上豁,也就是分成四个花瓣,然后用高粱杆儿把每个花瓣触皱,然后两片重叠,对角错开花瓣,花就做好了,再用绿纸折叠四层,剪出叶子形状,穿在花后边,一个简单的花就全部完成,这是当时普遍流行的纸花。
  可姨做的不同,她先把几张长方形的粉色彩纸剪成一排细条状,根部连着不剪开,每个细条末端出个尖,然后把每个细条分别放在柔软的手心里,用剪刀斜着从尖端开始沿中间慢慢划过,一排排细条就听话地向一侧有规律地卷起,然后该做花芯了,用一块彩纸包一块棉花,大约花芯那么大,像棒棒糖那样包,然后往头上均匀地抹一层白面做的浆糊,再把“棒棒糖”往碗里盛着的小黄米堆儿里一戳,一个花芯就做好了,小米粘在棒棒糖上,活脱就是花蕊,然后往起组装花瓣,把一排提前做好的向一侧卷曲的花瓣先让它花瓣向里围,约两层,似包着花蕊,然后再用几排长条花瓣向外围几层,像展开的花瓣,根部用浆糊固定一起,看上去一大朵菊花就成型了;然后是做叶片,先折叠剪出叶片形状,然后从中间一折,外边包上同样安对角折叠的手绢,一只手轻轻压住包叶片的手绢,另一只手从角的一方开始慢慢向一侧回拉手绢,展开后,叶子像真的一样,都有叶脉了,几片大小不同的叶片做好后,往花上一贴,就完工了。
  因为姨手中出的那朵花在当时非常漂亮!非常特别!我给它起名:纸菊花。一如怀念非常漂亮、非常特别的姨是一样的。这可能就是人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因为我深爱着姨,所以深爱着她亲手做成的花,那花和她一样,永远刻在我童年时的“心碑”上。
  有时我都觉得 自己好像天生就是为喜欢姨而降生似的,从小就喜欢她,不是一般的喜欢,一般学生对老师都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可我不,放学后或星期天,我敢去姨(当时称老师的)家玩,我甚至记得她家镜框里一对非常漂亮的女孩的照片,记得她家非常漂亮的一个铁皮暖壶(当时家家户户都是竹子皮暖壶),上边是一对穿着毛茸茸连身衣服的可爱的娃娃,记得她们院子里种的各式各样的花,最记忆犹新的是用大锅(做饭用的旧锅)种的杨海棠花,好漂亮的!
  后来姨被推荐去念师范了,可惜教了我没几天,我想得特别厉害!一个刚上学的小孩竟特别特别想写封信,可那时根本不会写信,简单的字也写不全,因为印象深刻,到现在我还记得:是用32开的一页作业本纸写的,小小年纪就懂得起夜(夜里撒尿)后开始因为想一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当时因为我有尿频的毛病 ,于是我这样写到:
  亲爱的老师:我夜里想起你就睡不着了,然后“不住器”(一遍又一遍)地下地“niao   niao”(尿尿)……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半成品信件,别的写什么我也忘了,我珍藏了很多年,直到我知道“不住器”和“niaoniao”应该怎么用书面语和字表达时,我看着半成品信件苦笑着:笑自己的童真,笑自己的傻。
  我还记得,以后姨每次从外地回来,包括念师范和外地上班,都要给村里的小朋友买玩具,有五颜六色的亮亮蛋儿,皮球什么的;我记得给我买的一个皮球,在当时绝对是玩具中的珍品,因为那时孩子们都玩自制的“土特产”玩具,如:石子,豆囊(沙包)、毽子等,好像我童年花钱买的玩具只有那个皮球。
  因为当时我年龄实在太小,记忆不是很完整,甚至不知道老师去了哪里?只记得刻骨铭心的思念,如同想念家里的亲人。
  再以后就是我上中学了,我的俄语老师是姨的老公,也是个德才兼备的,很有气质的好老师。有一次姨请我和另一个同学吃饭,姨说,她家的锅灶小,一次只能请两个孩子,那时我们村去中学读书的好几个,姨就说要轮流请才能都叫全的。
  那次吃的是烙饼,那次的烙饼胜过现在的任何一顿美味佳肴,就像姨做过那只纸花一样,刻在我少年时的“心碑”上。
  中学毕业后,我就很少见到姨了,几乎也见不到姨了,因为我上班去了外地,姨回老家时我没回,我回去时她又没回,总是见不着面,我就从妈妈那里听到关于姨的消息。
  妈妈总是说,走出村子的多多带少(指很多),就没见过你姨这样的人,每次回来都要买好多东西:吃的、穿的,她不管有没有亲戚关系,只要是关系要好,只要是可怜的,她都要给,不只给吃的、穿的,还要给钱,她说看村里人吃苦受累的,挣钱太不容易,看孤寡老人更可怜。
  姨特别怀旧,听妈说姨甚至把村子最破的大辗房(曾经全村磨面的房,后来顶上没了瓦,墙根没了皮,柱子都露出来了)和干农活回来的灰头土脸的庄户人都录上,她说她想故乡这地方和故乡的人,想时就回放一下看看,她说她看见村里的哪块石头,哪颗歪脖树都亲切。
  后来老师的父母都过世了,每逢祭日回去祭奠时,就住妈家,听妈说有一次买了好多的西瓜和点心,妈形容时说:轱辘半地西瓜、办炕点心,姨就像分红(早年生产队把粮食、钱等分给社员叫分红)一样一份一份分开,妈妈陪她按门送。
  每次我回妈家,我们娘俩都会提起姨的事。
  妈可没少说过,人家你姨多有钱也没化过妆,谁敢说人家不漂亮?妈还说,你姨要买车买几个不行,可人家就坐班车回来,然后给村口里人挨着发放东西和钱。妈妈的话语里充满崇拜!
  后来姨退休了,也不住在本地城市了,去了遥远的上海,给女儿带小孩儿去了,我们再也见不上面了,传递爱和思念的就是电话了,每次打通电话,姨总要问村里这个,那个的,老的还硬朗不?小的都哪去哪了?干什么呢?成家没有?
  感恩万能的网络,让我们都玩起了微信,我们可以语音、视频,我和妈妈终于又可看到我们的亲人----姨了,她虽然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风姿不减当年;我们又可听到她亲切的声音了。
  我时不时会把老家的景色,姨惦记着的人,用图片和视频发给她,她会把外面世界的精彩传给我,尤其是老年健身、养生的知识,和一些教育(孩子)知识传给我,我明白姨实在惦记我老妈和我村像老妈一样的老人们。
  在我童年那个年代,村里人没听说过“大学生”这个词,师范也是头一次,所以,姨是我们村学历最高的。
  姨是我村三零、四零后的好女儿,五零后的好姐妹、好同事,六零、七零后的偶像,八零后的好长辈!            
  姨从来不懂奢侈,她从来没有开着豪车,穿着名牌回乡里炫富,她每次返乡都坐班车,可是她把钱和爱却给了故乡人。姨是大山的女儿 !是我们山里飞出的金凤凰!是我们山里人的骄傲!是我们晚辈的楷模和榜样!      
  无论她飞多高,走多远,她都心系故乡, 她如日月星晨照耀着故乡人!
  今生今世,我们见面的机会会很少,甚至没有,但是我们用网络传递着爱、支持和关心。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地把故乡的景、人传给他,因为我知道,在她心里,网上任何美女、帅哥不及我们村的一个智障、一个丑老太太;我会把我们村的新人新事告诉他,因为我知道,我们村的好事比她中了万元大奖更让她兴奋;她也会把外面世界精彩视频,图片发给我,让我们一起分享,把有益于老年健身和青少年教育的文章、视频转发给我,这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老人的健康,儿女的成才是任何事业也比不了的成功,所以,我们人不守着,网络传输着我们各自的精神营养。
  姨是幸福的,因为她的富有,她富有的不是物质上财富,是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我非常羡慕她那近乎伟大的情怀,她能把故乡人当亲人来疼、来喜欢、来爱,就是说她有那么多的亲人,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拥有啊!这是用钱换不来的财富啊!
  她付出了太多,但他得到了更多,她得到了全村人的拥戴,这份厚爱,无人能及。
  我对姨的思念,只是所有思念着她的故乡人的一个缩影,她是我们故乡人的“大众亲人”!
  在此,我想呼出心底的祝福,呼出故乡人的祝福:刘老师:我们爱您!刘老师:您的幸福安康,是我们家乡人心底最奢侈的祝福!最奢侈的盼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生命中的那抹“亮色”(赤城孙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