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之源清泉涌,五女相守千古流(郝艳芳)
本帖最后由 金莲川文学 于 2016-9-22 14:42 编辑滦河的发源地,是有多个天然的泉眼形成的,在沽源县境内的长梁乡南滩村阳坡东的牛盘山下就有两处泉眼常年汩汩泉涌,清澈冰凉的泉水潺潺流出。两处泉眼的位置相聚二十米左右,东西相聚。一处泉眼在一个不足一米深的一个小沟渠里,这个小沟渠就像一只眼睛,东面的泉眼在一块蚕豆地里。地里有泉眼的那家农民兄弟,没有采取任何利用泉水的灌溉措施,泉水就从蚕豆地里自然流向西面低洼处的小水沟,两股清澈的泉水汇合在一起,宠辱不惊地向西面阳坡村的五女河缓缓流去。
紧挨牛盘山正南的鸡冠山东边有个树林沟,树林沟的山下面就有三处泉眼,这三处泉眼相聚几十米,三股清泉水源长流不息,有记载的就有上千年的历史。欧阳修云:“滦水出炭山东北”。《方舆纪要》云:“炭山,亦曰陉头,滦水所出”。在阳坡村四周的棺材山的大南沟、小南沟、毛家沟、头道沟都有泉眼向西流向五女河。石人洼和石人沟各有一处泉眼。金掌沟有两处泉眼,这样十几处泉水常年传流不息,缓缓流向西面的五女河。南滩村也有泉水流出,它是一路向北流向五女河。
《明一统志》“滦河在云州堡北六十里,发源炭山,冰井乱泉合为此河,……其河土人呼为上都河,以元时上都在此北岸故名。……从有史料记载以来滦河的源头就出之沽源。滦河源头还有几处泉眼,是在和沽源县一梁之隔的丰宁县孤石军马场,因为它们是一条山脉。
当地的老百姓有一句谚语:平地冒泉眼,绿了黄山头,清水满沟流。
在五女河四周的勾勾叉叉有无数处泉眼流向五女河,一路向北汇集到闪电河,最后流向渤海。滦河的发源地地势平坦,黑土地肥沃,泉水流经之地野草茂盛,至古就是皇家御马场的最佳选择之地。历史上曾是北魏、辽、金、元数代皇帝的避暑胜地。什么年代是契丹人、还是蒙古贵族在此安营扎寨,修建宫廷式的院落,史料上目前没有找到记载,但是对于五女河的传说是世代相传。
滦河之源水草茂盛,充足的水源可供几万匹马同时饮用,这样的天然牧场和河流资源实属难得。在我国北方,不同历史时期有五个系统20多个民族,在这片草原上繁衍生息生存和发展,直到向滦河水一样归入大海。
传说不知是什么年代,有一强大民族,在滦河发源地修建了一座庭院,庭院富丽堂皇高大气派,它可能是皇家御马场达官贵人的居住之所,也可能是哪个王爷的私家御马场,目前都无从考证。传说他家有两个天仙般的女儿,骑马射猎样样精通。夏天浣纱在小溪边,骑马射猎在山间,多姿多彩的蒙古服饰在碧绿的草原上跳动,如同仙女下凡。姐妹俩时刻守护着滦河发源地的股股清泉。坝上草原十年九旱,清泉水滋润了草原的碧绿和茂盛,是泉水养育了她们所在的牧场和她们美丽的家园,她们就生长在仙境中。
当她们长成美貌如花、亭亭玉立的少女时,天上的两个繁星对她们动了恻隐之心,向雷公敬了谗言。雷公听后大怒,立刻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顷刻袭卷滦河源头两个少女的家园。大雨如盆,牛羊鸡猪瞬间被洪水冲走,房屋倒塌,马群已站立不稳,随时都有被洪水冲没的危险。两位公主看雨水来势迅猛,出来查看天象,一看天上的两个英俊繁星站在云层里,嬉笑着对她们说:“你们把自己变成河,洪水即刻流走,你们舍得吗?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两位公主大声说:“只要能保证滦河源头的平安,只要洪水永久不侵犯滦河源,我们愿终身做河。”说完她俩把她们的贴身丫环,和父母大人的丫环叫来对她们说:“只要我们永久变成河,滦河源头就不会发洪水,这里会永久祥和,我们的躯体里世代流动着清澈的泉水,滋润着千秋万代的百姓。”三个丫环忠贞地对公主点点头,五位小姑娘双手指向苍天,来吧!我愿把自己变成河五女河,保护滦河源头世代平安。五个小姑娘大声向天神疾呼着,突然电闪雷鸣,五道强光通过五个女人的躯体,一条五女河瞬间形成,洪水奔腾而下,滦河源头片刻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家人和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五位仙女,把她们葬在各处泉眼的中间。两位公主葬在一起,堆起了一座大坟。三位丫环合葬在一起,坟墓在公主坟的下放,略小于公主坟,她们时刻仰望着北方,为北方草原守护者滦河源头。
五女坟从辽代算起也有近千年了,近千年来没有人去填土上坟,可坝上的风沙没有把坟丘刮平,五女坟的传说,在当地传的神乎其神。它的坟丘就和那十几股长流不息的清澈泉眼一样,千年不变,长流不息。
来到滦河源头的人们,都会看到五女坟。都会为把自己化成河流的仙女产生敬意,因为有了五女河,闪电河才会妩媚多姿,碧波荡漾,百转千回,闪电河的清澈河水,才会奔腾不息流向渤海。沽源的滦河源头,阿娜多姿的五女河,清泉千年不变的喷涌,似神话,如仙境。千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这就是天赐奇缘的沽源滦河源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