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 发表于 2015-9-23 07:16:28

也是怀旧(一)

       难得一个静静的休息日的午后,煮一杯BLACK COFFEE,独坐在电脑前浏览朋友的博客。突然,QQ那边看到一个娶了我的老乡为妻子的网友在线。许是好久未见,和他打招呼聊天。不知道话题是怎么拓展的,也许是对方突然提及了我老家那个熟悉的地名,自然就说起了各自儿时生于七十年代的一些事情。于是,我记忆的闸门就像被决了岸堤一样的洪水打开,排山倒海迎面而来......
       小时候生长在工厂生活区里,大杂院里结交了一帮同龄的伙伴。印象中我是穿着妈妈给做的花布衫和灯心绒裤子,稀疏淡黄的头发永远被扎成一个小羊角辫,一双大眼睛深深地嵌在营养不良的蜡黄色脸上。那时大家的样子也极其相似,瘦弱、单薄,每天重复着简单的“打沙包”、“油锅”、“电报解除”等游戏。此外,我们也有收获的日子----那就是爸爸工厂里隔天会用推斗车倒出废弃的黑沙子。这种黑沙子是铸工车间清除的废物,但里面却有大小不一的铁镏子。我们家属区的小孩会用一个小铁耙把这些铁镏子刨出来,然后卖到废品收购站。记忆中收获最大的一次是我和一个比我年长两岁的伙伴,我们整整刨出了20斤重的一堆铁镏子。两个人费劲力气把铁镏子抬到收购站,一斤铁镏子当时是一分钱,我们得到了两毛钱的“横财”!大伙伴欺负我人小,仅仅分给我5分钱。当时我也没有公平的概念,只记得高兴得拿了那5分钱,跑到邮局门口,在小人书摊前看了多半天的小人书,把我有生以来挣到的第一笔钱就这样送到了摊主老头那里。直到吃晚饭的时候,才被姐姐把我拎回家。晚上睡觉做梦,是小人书《马兰花》里老猫那张怪脸,把自己吓得惊醒,抱着爸爸的胳膊哭闹了许久......
       由于对钱的渴望,伙伴们总在玩耍之余要挖空心思去找点零花钱。院子里有个小伙伴的亲戚在冷库卖冰棍。她问亲戚要来些做冰棍的色素。我们拿了家里的茶壶,从井里打上凉水,放上糖精,兑上做冰棍的色素,于是乎----汽水做成。拿上一只玻璃杯,一个小凳子来到百货大楼前卖起汽水来!(中国早期的制假者,嘿嘿!)一分钱一杯的汽水卖了两大茶壶,总共得到一毛七分钱。也就是那年的暑假,在我们卖汽水的旁边,外地来了个卖石榴的。是用大卡车拉着卖的,一连卖了好几天。圆圆的、红红的石榴勾引着我们肚子里的蛔虫。我们眼巴巴看着可爱的石榴被人们一斤或二斤的买走。不知道当时咽下多少口水!机会终于来了,就在卖掉汽水的当天,我们蘸着唾沫数清楚手里的钢蹦后,把这一毛七分钱换来了十几个大石榴!
    几乎是和伙伴一路狂奔回到院子里,把平时的玩伴都喊了出来,大家一起分享着石榴的香甜。分到我手里的那颗石榴不是很大,但表皮红红的。把皮剥开,是粉色的、晶莹透亮的小籽挤在一起,样子很是喜人。抠下一粒,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用牙齿轻轻一碰,那酸酸的甜甜的汁液就溢得满嘴。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吃石榴。后来长大后,生活的城市里石榴也常见了,但再也没有吃出那年夏天石榴的滋味来。
       当然也有十分顽皮的时候。下雨天里,我们会在大路中央挖“陷阱”。在路面上先挖一个洞,再把泥水灌进洞里,上面铺上干草,然后再撒一层干土,让人误以为是可踩踏的一块“干地”。“陷阱”挖好后,我们躲在不远处偷窥。屏住气息,直到看到有人一脚踩空,我们大笑着逃走!!!
       还有冬天里的电影院,是我儿时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爸爸工厂自己有影剧院,家属和孩子们可以免费观看。当年那场《少林寺》魂牵梦饶了多少孩童。看了整整十三场《少林寺》的我,硬是把台词背了下来!庆幸有了那个电影院,让我几乎没有错过那个时代上映的每一部电影。从《小花》、《归心似剑》、《第二次握手》、《苦果》、《山菊花》、《小兵张嘎》、《巴山夜雨》、《画皮》、《小翠》、直到《雷雨》、《七十二家房客》等等。也许是由于自己年幼,对当时好多电影内容不是很理解,懵懵懂懂了很长时间。但每部片名,自己却记忆犹新,永远是心底无法释怀的印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是怀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