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回家的人
通讯员:郑昊 受访专家: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学博士 周瑞祥编者按“赖班”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因为孤单、堵车、家庭不和谐、工作忙等原因,选择待在办公室消磨时光;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城市人情的淡漠,使人们缺乏一种心理归属感,再加上长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所以出现了“赖班”的行为。
来信选登
“晚下班”已经成了习惯
编辑:
我最近很烦恼,工作生活都挺不顺心的,老婆总责怪我不顾家,成天就知道加班,还扬言如果这样下去就离婚,为此我们经常吵架,而单位领导私下对我总是加班也有看法,认为我工作能力不行,做事情很拖沓。如此弄得我里外不是人,很郁闷,心情很差,脾气也越来越大,我也想早点回家,但多年习惯改不了,我担心这样下去会精神崩溃。
我知道自己能力不差,200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分配到设计院工作,上班初期工作得心应手,还经常被领导表扬。不过,那时起,我就很享受下班呆在办公室的感觉,这样不仅节省生活开销,还给领导留下努力肯干的印象。如此数年,结婚生子后,生活照旧,可能由于我这个人话少,我们夫妻俩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到家里后,夫妻间三言两语之后就没话说了,我也就养成了晚下班的习惯,就像抽烟一样,还改不了。也就有了前面所提的那些问题,同时,慢慢地我也发现,如此晚下班也让我养成了不好的工作习惯,本来一个小时就能解决的工作,我现在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工作效率明显比以前低了很多。
我该怎么办?我是否得了什么心理疾病?
阿文
分析
赖班原因:情感缺乏归属
阿文的现象在如今时代并非少见,他们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赖班族。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周瑞祥博士介绍,所谓“赖班族”,指的是下班后没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赖在办公室消磨时间的一类人。极端者甚至周末都在单位消磨时间。这类人不太在意什么时候下班,因为即使下班时间到了,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待在办公室,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脑,偷偷菜、打打游戏,或者处理还没完成的工作。
“赖班族”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是情感缺乏归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归属对象过于单一。因为除了工作,他们没有第二个情感投射对象,情感处于游离状态,人就会感到百无聊赖,“孤掌难鸣”,从而感觉空虚、寂寞、焦虑、没有价值感,影响自己的心情。“人的趋利避害心理会自动驱使这类人群寻求情感寄托、体现自我价值,而工作就成为他们不自觉的投射对象,“以工作为名”成了他们的借口,“享受工作快乐”成了他们唯一的乐趣,但如此“赖班”,久之是恶性循环,对身体、心情都无益。摆脱“赖班”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交际面,培养多种兴趣,避免情感投射单一化,在享受“工作乐趣”的同时,还应去享受其他乐趣。
建议
改变单一的生活方式
阿文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赖班族”,单身的孤独与打拼、婚姻家庭生活的无情趣等,一步步将阿文推向了“赖班族”。
对他而言,首先必须明白,过去的生活经历应学会打包封存。同时,应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下班应快速离开单位,想方设法让自己开心,提高生活质量。例如:约几个朋友聚餐聊天或是逛逛街;多与妻子沟通,培养夫妻间的生活情调,将家庭营造为温馨的情感港湾,例如看电影、上馆子、参加亲子活动或旅游等;多培养一些小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参加户外活动,让生活充实些,放松情绪,释放压力,比如书法、打羽毛球等。
贴士
“赖班族”,你是哪一型
工作进取型
多为刚上班的年青人,他们认为多付出点时间或精力,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完美,同时,也能给领导留个勤勉肯干的印象,为日后加薪、升职攒点印象分。
部分的白领精英,由于自身能力很强,管理的事务多,恨不得一人当几人用,占用休息时间就是唯一选择。
【点评】进取心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但应有“度”,应学会劳逸结合,否则,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状态,不利于身心健康,“亚健康”或“过劳死”最易青睐这类工作狂。
精神空虚型
多为单身男女,尤其那些所谓的“剩男”、“剩女”们,另外与爱人分居两地的男女,回家也是一个人,还不如呆在办公室,情况好的话还可以有人说说话。再则婚姻家庭不和谐的已婚人士,在家里总因或这或那的事情跟家人闹别扭而觉得憋屈或闹心。
【点评】这些人多感到孤独、寂寞、无聊,属于情感归属缺失。对于年轻的单身族,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并且要注意劳逸结合,用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那些逃避家庭矛盾的“赖班族”来说,应学会跟家人有效沟通、积极化解矛盾。
压力型
多为职场新人,或工作能力较差者,或自信心不足者,因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担心出差错。
【点评】这类人往往具有明显的焦虑特质和不自信,易精神紧张,工作效率低。这类人应加强业务理论和技能学习,加强自信心培养,养成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习惯。
人际交往困难型
多为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者,由于内向、言语少,不易引起别人注意,朋友少,知己朋友更少,“两点一线”可能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多与人相处困难,说话容易伤人,或者因过于敏感而常自觉被别人的言语所伤害。
【点评】这类人往往很自卑,缺乏安全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严重者会形成社交恐怖症,因而多选择逃避人际交往。这类人应循序渐进地改变自己的性格、生活习惯,应有意识地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开拓社交圈,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师。
页:
[1]